北欧人用船来安葬死者的风俗在铁器时代就有了,在神话和诗歌里,战士们与其宝剑铠甲、日用器具被置于船上,或被推入水中,或被火焰吞没。到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船葬成为高阶武士、祭司或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盛典。
一百多年前发掘出的维京船
透射着挪威人生死观的缩影
1903年在挪威东部奥瑟伯格发掘出的维京古船用橡木制成,船头弯作盘蛇,线条流畅简洁、气势夺人,长22米,宽5.1米,有15对划船位,有高达13米的桅杆可挂帆。船内有藻饰富丽的木车、床、椅等家具,精美织物和金银等饰。整条船被放入土坑中,船内外散置马、狗、牛等殉葬动物。四周垒上大石,再填入土,形成极好的隔绝层,船体内外都保存得极好。奥瑟伯格船上有两具女性骸骨,一位年长,一位年轻。
这条船应该不是为了葬礼而造。根据树龄断代学,船在公元820年左右造于挪威西部,墓室周围的木料显示建墓时间在834年前后。有观点认为墓主就是834年左右去世的奥瑟王后,她曾统治挪威西部和东部。该观点因为得不到其他史料佐证,最终变成稀薄的臆测。
船上的年轻女性开始被认为是殉葬女奴,但根据对她牙齿的分析,她也来自贵族阶层。船棺及陪葬器物之美轮美奂,来源驳杂,在整个维京时期也罕有能匹敌者,完全展示了维京时期王室用具和文化交往的图景。
某种程度上,维京船投射着挪威人生死观的缩影:人生如旅,死亡是生命之旅程的延续,开往更广袤的未知。
城市墓园毫无阴森之气
教堂之畔必有可俯瞰美景的墓地
城市里的墓园也毫无阴森之气,甚至有时游人如织。有年挪威国庆节也是宪法纪念日,我溜达去了位于奥斯陆中心的“我们的救主”墓园,这是奥斯陆最老的公墓,建于1803年。和挪威立宪有关的几位先贤墓边,早有人献上绑着挪威国旗色红白蓝缎带的花环,从缎带上字样来看来源不一。
易卜生墓前干脆是个青铜花环,蒙克墓前是黑色大理石板上用粉笔画了个圆圈,铺着一些小小椭圆形——石膏翻的蒙克面容,这是古罗马传统,在人去世时将蜡覆盖在脸上取模,为死亡面具。蒙克墓过去没几步,一块墓碑上骄傲地写着:木匠,乌勒.N.鲁德,1881-1953,下面是妻子名姓,再下面是一行:“无论我们是活着还是死去,我们都属于主”。回家一查,乌勒.N.鲁德学徒出身,后就读工艺美术学院,在奥斯陆开了家具厂。蒙克在国际上比较出名,鲁德在奥斯陆比较重要,他是挪威第一个生产玻璃柜台的木匠。鲁德下葬时,“我们的救主”墓园已经不再是普通公墓。它从1903年起被指定为纪念墓园,到1952年坑位已满,不再进人,有家族墓地在此的例外。墓地的4500块墓碑里有许多已经不再有后代为其续费,但是它们也不会被移走了,真正可以安息。
今天的挪威人归于自然。而挪威的自然如此壮美,在此化作尘埃归于大化并非难以接受之事。穿行挪威峡湾里,常见有些山上有尖顶建筑,那就是当地教堂,而教堂之畔必有俯瞰下方美景的墓地。挪威百姓认为,逝者最有资格享用最好的景色,因为他们会在这呆很久。
挪威人彻底的平等观
二战德国阵亡士兵也享有尊严
城东另一处公墓则映射着挪威人彻底的平等观,墓园南部的一片绿地上像列队一样排着3207个灰色花岗岩十字,和墓地其他部分的鲜花和形形色色墓碑迥异。这里埋葬着二战中侵略挪威过程中阵亡的德军将士。
这些骸骨本来埋在地势更高、俯瞰奥斯陆的埃柯白格山上,德国人1940年在那里修了德军纪念公墓。战后这势必要挪走,德军骸骨并没有被随便弃置,而是于1953年迁进新的战争公墓。挪威人生死观的核心价值观是所有人平等的生命价值。侵略者们接受了死亡的惩罚,归于尘土,也就该享有天赋生命的尊严。
文/树波(现居挪威)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