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餐厅当厨师是什么滋味?一学期要种出一亩中草药、还要把中草药制成香囊难不难?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起,广州很多中小学的劳动课都“动真格”,不仅劳动天数有要求,劳动课每年还要进行考评,一些学校的劳动课甚至达到每周三节。有的学校安排学生下田锄草,有的学校则让学生在学校食堂当“大厨”学厨艺,还有的学校让学生上门陪老人谈心、帮老人做家务。
近日,记者对部分中小学的劳动课开展情况进行了采访,一位受访校长表示,学劳动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这是一项和学习一样重要的基础技能。
每周三节劳动课
聘请农民当“校外导师” 学生种植中草药还需制作成品
近期气温回升,广州大同中学的不少学生已经来到学校的农场开始拔草、锄地。该校党总支书记曾丽芬告诉记者,学校早在4年前就开展劳动课,因为该校有天然优势——校园面积大。据介绍,该校初中部和高中部都占地100亩以上,初中部有10亩农田可供学生们“耕作”,高中部也有1000多平方米农田,并且高中部菜园旁边是面积数百平方米的本草天地,种着田七、金银花等20多种中草药。
该校政教处副主任郭浩玉告诉记者,学校的劳动课是“实打实”的。“学校的种植区分为果树种植区、植物种植区、中草药种植区、有药用价值的果蔬种植区等,鼎盛时期,一共种有水果20多种,蔬菜30多种,中草药50多种,一年到头都郁郁葱葱。”
曾丽芬介绍,学校开辟了大同岭南中草药园,开发出“农根、农识、农活、农艺、农创”五农并举课程,构建了“本草天地,劳动育人”的劳动教育样式。如今,该校的劳动课每周达到3节,其中一节是专业劳动课,一节是课外劳动课,还有一节是劳动与学科融合课程。“高年级学生每年必须种植出两种南药药材,并且要将其制作成香囊或者艾条等中草药成品才行。”曾丽芬表示,学校开展劳动课不是走形式,而是“动真格”,有严格的考核方案。“学生每节劳动课的劳动内容、具体表现、责任田作物长势情况等都将被如实记录,只有达到考核标准才能通过,否则不予通过。”
“必须让学生们掌握一门可以傍身的劳动技能,不能五谷不分。”曾丽芬表示,劳动教育课要成效好,需建设综合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超的劳动教育课师资队伍。
据了解,为了提升劳动课的专业性,该校设置了由45名初、高中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构成的劳动教育科组,从一开始就将生物老师与地理老师作为劳动教师的中坚力量来培养,3年下来,这45名教师已经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的骨干;其次,该校还从校外聘请“大咖”来上课。从2019年开始,该校与南方医科大学开展合作,南方医科大学专门派出两位教授到该校为学生们授课;而附近不少农户都是种植中草药的“土专家”,学校还专门聘请了几位农民作为学生们的“校外导师”。
每学期“脱产”5天
学生集体干农活 自己生火做饭
记者随后又来到广州五中滨江学校,该校校长吴朝晖介绍,为了更好开展劳动课,学校在从化租下一处占地300亩的农田,供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该校要求,每个学期学生都必须到农场进行为期5天的劳动。“这5天是脱产的,吃、住都在校外,学生进步也特别快,很多都学着做饭、炒菜。”
吴朝晖介绍,在新学期开学后不久,该校便组织初一级学生们到从化鳌头镇的一片农田开展劳动教育。每天上午孩子们都会在劳动课老师的指导下干农活。“那几天,这批初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种玉米。他们在5天时间里要将一片农田先进行除草、翻耕,然后再将玉米苗栽种进去,每天根据气温情况为玉米浇水,此外还要施肥。其间,有几名学生还第一次体验到了捡鸡蛋的乐趣。他们到鸡窝里捡老母鸡下的蛋,兴奋得不得了。”
吴朝晖表示,像这样为期5天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他们每天不仅要干农活,中午还要自己生火、做饭、炒菜,到了晚上还要自己打扫住处、洗衣服。“学生们参加劳动锻炼的5天,由于劳动量很大,不少学生的饭量也大了很多,吃自己动手做的饭菜,哪怕不是很美味,也能吃下两大碗饭。”
吴朝晖介绍,除了每学期5天的集中劳动外,学校每周都有一节固定的劳动课,还有一节跨学科融合课程,学校会组织学生做与劳动课有关的跨学科研究。他告诉记者,学生们在劳动课中的表现如何,也都有专职老师进行评价。“只有表现较好,完成劳动任务,才能被评定为合格。劳动课有了考核要求,学生们对劳动课也更重视,干起活来更踏实。”
吴朝晖说,学校劳动教育还会融合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区别于传统的教育,引领学生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比如我们鼓励学生学会修理电器、修水龙头、修马桶等,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的生活技能。”该校围绕项目式学习,从编程学习、3D建模、开源硬件编程控制、机械原理、3D打印技术、无人机装配等循序渐进,根据生活灵感和个人创意,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劳动课形式多样
学生当餐厅“大厨” 当志愿者上门帮老人做家务
在番禺区市桥小平小学,该校的12片班级“责任田”郁郁葱葱。从2022年9月中开始,各班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到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在劳动课中,他们认真地动手松土、播种、浇水、除草,因此每到课余时间,人们总能看到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劳动基地里埋头苦干。
该校校长黎丽告诉记者,如今劳动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学校每周都安排了两节劳动课。而每个班级都分配有专属的“责任田”,具体种什么品种,种下后的田间管理等细节也都由各班负责。对于劳动课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黎丽感到惊喜。“我们的劳动课绝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让学生明白,学劳动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是一项和学习一样重要的基础技能。”
而劳动课的形式也不只是种菜、种中草药,市内不少学校开展的劳动课形式都丰富多样。如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就尝试了“云厨房小餐厅”——这里的餐厅服务员、厨师都由学生担任。在学校里,孩子们可以自行设计运营一家中式餐厅,所有经营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出并解决。孩子们通过活动体验不同岗位的乐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将劳动成果在云上分享交流。经历餐厅主题、组织分工、设计菜单、制作美食等多个环节,极大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而老师和同学作为客人,只需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点餐,作为“大厨”的学生就会动手做菜,不一会儿美味饭菜便会被端上桌。
万松园小学是广州市知名的学雷锋特色学校。该校的郭静老师告诉记者,万松园小学自1971年起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学雷锋先进集体。该校成立了多个志愿服务社团,如松品书屋志愿服务队、小天使志愿服务队、家长志愿服务队等。针对海珠区一些社区高龄长者比较多、老人在生活中比较孤独的情况,学校还将劳动课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专门推出了中小学生每周上门陪老人聊天谈心、帮老人做家务等学雷锋形式的劳动课,受到社区长者的欢迎。而这种劳动课形式也让学生们在陪老人聊天、体验老人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尊老、敬老的优良品德。
培养带“烟火气”的学生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
“我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理念,劳动课不能变成观赏性的花架子,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谋生技能。我希望能培养出带‘烟火气’的学生。”吴朝晖校长告诉记者。
为了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吴朝晖打算在学校发展立体农业,把学校各个角落和班级的教室墙壁都利用起来,通过土培或无土栽培的形式,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块“责任田”。“责任田中的农作物长得好不好,最终能不能有收成,都要‘包干到户’,学生不仅要把种子种下去,还要观察农作物长势,记录农作物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想办法让农作物长得更好。通过这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劳动课表现进行评价。”
对于开设劳动课,多数家长都表示非常支持。家长周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儿子学校一年前开设劳动课后,以前从不做家务的儿子现在做家务已经成了习惯,并且对于下厨做饭有些“上瘾”——原来,班上劳动课会开展劳动成果大比拼,儿子决定在家中苦练厨艺。周女士表示,像洗衣、洗碗、扫地、做饭这些都属于生活基本技能,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黎丽校长则表示,现在劳动课要达到好的效果,还面临着不少挑战:第一是师资。很多学校的劳动课老师由其他代课老师兼任,但要把劳动课开展好,专职劳动老师的配备很有必要。第二,劳动教育的资源不够充足。像一些学校可供给学生进行劳动体验的资源较少,学校周边的劳动基地也较少。第三,缺乏资金保障。“比方说,学生除了学会扫地、洗衣服之类简单的劳动技能外,还要学一些更难的技能,比如做饭、修家电、修马桶、修水龙头等实用技能,但要开展这类劳动课是需要资金成本的,目前让所有学校自行完成这样的劳动课配置相对还是有难度。”第四,一些劳动课光靠学校难以完成。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尤其有些劳动课程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如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可能需要非遗传人、技能大师参与,而工业生产劳动任务群和现代服务业劳动任务群则需要一些企业的支持。
文/肖欢欢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