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京市西城区世纪传承传统文化协会第二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文化建设成果展在西城区缤纷剧场召开,近200人参会,共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幽幽琴韵、浓浓墨香,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非遗文化体验区,非遗老师展示宫灯、满文书法、面塑、剪纸、丝网花、古琴等多项非遗文化,引得与会嘉宾驻足观赏。
西城区级北京宫灯技艺传承人崇德旺正在制作一盏华美的宫灯。镶嵌娟纱,手绘图案,插上龙头,挂上流苏……崇德旺仔细又熟练地一步步操作,嘴里还不停地向嘉宾讲解:“以前的骨架都是紫檀、红木这些贵重的木材,而且骨架的搭建完全是榫卯结构。制作一盏宫灯需要几十道步骤,可想而知,工艺多么复杂,但成品艳丽端庄。”
嘉宾也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动手体验了这些项目。彩砂工艺展示台前,张女士认真地给一件掐丝珐琅花瓶上釉彩。在西城区彩砂技艺传承人陈方程的指导下,她用滴管小心翼翼地绘制荷花花瓣的颜色。不一会,一片栩栩如生的花瓣就展现在眼前。张女士说:“真没想到小小的滴管还能绘制出精美的艺术品。听了陈老师的讲解指导,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亲手制作了作品,很有趣。这种体验也让我由衷敬佩那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出的工艺人,他们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带到各个工作当中。”
崇德旺告诉记者,他不仅是宫灯非遗传承人,也是协会的一名非遗老师。这里有许多像他一样,深爱传统文化,致力于传扬非遗文化的老师。他希望和协会的其他老师共同努力,开展更丰富的非遗教学课程和更优质的非遗活动,推动非遗文化在西城区乃至全北京的发展传扬。
西城区传承传统文化协会执行会长佟艳红表示,目前,协会涵盖了宫灯、盘纽扣、面塑、满文书法、宫廷补绣布艺画、内画鼻烟壶、烙画、风车、彩砂、绳结艺术、北京彩塑、北京小吃、木刻版画、兔儿爷、丝网花、手工香牌、衍纸、剪纸、手绘团扇等非遗项目。协会的78名非遗老师也时常到社区、校园等地,开展非遗文化展演,推广普及非遗知识,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技法,感受非遗魅力。
据了解,近年来,该协会依托非遗传承人和非遗老师,精心设计传统文化课程教案,举办千余场主题鲜明的非遗文化活动,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总计受益人数6万余人次。
佟艳红表示,协会老师们潜心研习,进一步精进了非遗课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多领域全方位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让非遗文化这朵花将在西城区每一寸土地上绚丽盛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