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成绩单开始揭开序幕。
3月9日晚间,宁德时代披露了2022年年报,其持股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净利润数据得以公布。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对蚂蚁消金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为6724.38万元,按宁德时代持有8%股份换算,蚂蚁消金开业后首个完整财年实现净利润约8.4054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已实现净利润约4.65亿元,按此计算蚂蚁消金2022年下半年录得净利润约3.75亿元,较上半年有所下滑。
近日,另一消金头部企业招联金融业绩从股东中国联通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获得披露,报告显示,2022年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175.01亿元,同比增长9.84%;实现净利润33.29亿元,同比增长8.68%。
招联金融营收净利环比去年增速放缓。2021年的营业收入159.33亿元,同比增长24.32%;净利润30.63亿元,同比增长83.66%。
经济环境冲击盈利,头部企业纷纷增资
零壹智库特约研究员于百程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去年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国内消费市场遇冷,给消费金融业务带来压力。受疫情影响,依赖于线下教育、旅游、医美、装修等消费场景在疫情期间会受到较大冲击,实际上对消费金融公司经营和客户还款能力都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在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背景下,借款利率的下降也影响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
3月11日,招联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2年,整体经济环境与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招联把握发展节奏,不断调优资产结构;今年将持续推动利率中枢下行,优化用户风险评估体系,提高用户风险定价精准度,以科技助力提升减费让利幅度。
资本金制度对消金公司的规模和风险有约束作用。据了解,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若按照个人贷款风险权重75%计算,最高杠杆倍数为13倍。开年以来,多家消金公司纷纷扩大走上增资的道路,增幅最高超过60%。
1月6日,尚诚消费金融作为新年首家完成增资的消费金融公司,由股东上海银行、携程分别增资3.8亿元、3.75亿元。注册资本已由10亿元变更为16.24,元,增资幅度达到62.4%;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项目正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征集3名投资方,新增注册资本3.03亿元,挂牌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14日。
2月27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以货币方式向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金额由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调整为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
此外,2月28日,据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官方消息,2023年消金公司首单个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ABS)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5亿元。
头部企业增资的动作更大。去年12月30日,蚂蚁消金公司增资方案获批,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185亿元,为行业最高。增资完成后,蚂蚁消金最多可承接的自营余额自约1000亿元增加至约2400亿元。
为补充资本金,背靠招行的招联金融,较早提出IPO计划。2021年3月19日,招商银行公告,称启动招联金融上市研究工作,具体上市方案成熟后再行提交董事会审议。不过,至今尚无具体进展。
于百程认为,消费金融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充足的资本金一方面是业务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水平。蚂蚁、兴业等头部公司增资之后,将进一步扩大其资本实力和业务规模,并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行业竞争激烈,开年以来高管频繁更迭
2月24日,市场曾传闻多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收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将利率上限从24%调降至20%,不过未获消金公司证实。
利率上限的变化对消金公司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据媒体报道,尽管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仍执行24%利率上限,但过去三年他们信贷业务的平均利率在逐步下降,背后原因主要受疫情、宏观经济波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因素影响,消费信贷需求下降所致。
与此同时,开年以来消金公司高管更迭频繁。1月16日,河南银保监局核准马景鹏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原消费金融”)董事长任职资格。在出任董事长一职前,马景鹏担任中原消费金融党总支书记。更早之前,马景鹏曾任中原银行会计运营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等职务。
2月24日,湖南银保监局核准王霁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2月24日,青岛银保监局核准张西铭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张西铭2021年加入海尔消金。
3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厦门银保监局核准陈俊斌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值得注意的是,上任董事长去年1月才履职。
于百程认为,消费金融公司高管的变动,与公司的变化及行业竞争有关。一方面,因为消金公司股东变更、股东人事变动和新业务开展,而调整董事和新增高管人员;另一方面,消金公司之间,消金公司与其他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金融进入精细化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业务调整和高管的变动都可能增加,人才在各类机构之间也会多向流动。不过,如果短期内过于频繁的变动则往往表明公司的战略和管理不稳,对业务开展并不利。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