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不欢而散、外长会议无果而终,今年的G20峰会前景将会如何呢?
2月底至3月初,作为本年度G20的轮值主席国,印度接连举办了多场重磅国际会议。不过,无论是2月底先期举办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还是3月2日结束的外长会议,均没有发布联合声明。以至于在外长会议结束后,印度只能发布一份《主席国总结和成果文件》(Chair’s Summary and Outcome Document)。
对于这一结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G20,当前全球治理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全球治理强调大国间要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但如今,大国在客观上没有把重心放在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上,而是侧重在地缘政治上。”在朱杰进看来,阵营对抗、意识形态干扰,不仅对当前的G20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对整个全球治理也是巨大打击。
乌克兰危机阴影
如今,印度所面对的情况与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类似。当时,轮值主席国印尼发表宣言承认存在分歧,不过好在最后还是发表了联合声明。20多年前为应对经济危机而成立的G20缘何如今在会议结束时越来越难达成共识?又有哪些分歧在阻碍各方达成共识?
显然,已进入第二年的乌克兰局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哪怕在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也不例外。在2月底于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美国财长耶伦就在会上表示,G20成员必须谴责俄罗斯的行动,必须支持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截至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美国与欧盟已对俄罗斯联合发起了十轮制裁,涉及俄罗斯的经济、外贸、能源等多个领域。然而,围绕是否在联合公报中写入谴责俄罗斯的措辞,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争论不休,最后导致公报胎死腹中。
对于外长会议,据外媒报道,印度方面原本会准备了丰富的议程,比如加强多边主义、粮食和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债务、发展合作、反恐、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等议题,以便能达成克服全球复合型危机的合作方案。但西方与俄外长在会议期间就乌克兰危机衍生的各种问题,比如粮食出口、核安全等问题上大打口水战。最终导致外长会议无果而终。
朱杰进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G20诞生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G20中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对经济、金融问题不能隔岸观火,因为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危机会传到本国,因此各国必须合作应对。“世界上挑战很多,从G20来看,当前大国间没有了原来可以共同应对挑战的‘同舟共济’精神。”他说。
此外,据外媒报道,本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中国、印度、沙特和七国集团成员国就陷入困境的经济体债务重组问题举行了会议。且这一问题将在4月进一步讨论。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长秦刚3月2日出席会议表示,面对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二十国集团应负起责任,体现担当合作,为促进全球发展繁荣作出贡献。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平等对话、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不能搞强权政治、甚至阵营对抗。要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脱钩断链”,推动更包容、更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全球治理失败了?
接连两次部长级会议都没有联合声明,显然让轮值主席国印度很焦虑。印度总理莫迪此前通过视频在G20外长会议前发表致辞时强调,本次会议是在全球分歧严重的时刻举行的,“如何应对这些分歧,我们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我们不应让无法解决的问题阻碍我们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我们也对那些不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负有责任。”他说。
莫迪还表示,多边主义目前正经历危机,“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疫情大流行、恐怖主义和战争都清楚地表明,全球治理失败了”。
对于莫迪的这一说法,朱杰进认为,从G20的外交场合来看,其实莫迪更多是警告性的发言,并非结论或者客观的评价,比如在此前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期间,各国还是展现出了精诚合作。“莫迪旨在预警,当前的全球治理面临很多困难,如果各方不能超越个别事件,全球治理很有可能面临失败的困境。”他说道,“当然,这也反映出印度非常希望利用今年G20主席国的角色,发挥一定作用。在若隐若现的阵营对抗中,印度认为自己需要发挥桥梁作用。”
朱杰进说,G20部长级会议没有发出联合声明,已不是第一次,也确实反映出G20和全球治理正处于比较困难的阶段。不过,他认为,对于未来不用太悲观。“联合声明没有发出,并不代表没有共识。细看《主席国总结和成果文件》全部内容,各方只对围绕乌克兰危机的两条分歧严重,其余还是有实质性的合作。”朱杰进相信一旦乌克兰危机终结,G20的各部长级会议不至于如此悲观,“相对而言,G20还能展现出些许韧性”。
对于9月的领导人峰会,朱杰进表示“谨慎乐观”。在他看来,届时领导人峰会发出联合公报的机率很大,只是不可否认,乌克兰危机对整个世界格局、全球治理已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潘寅茹)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