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一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范双凤没有出席。
■ 从2021年开始,成都举行的历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民总能看到坐于发布台最右侧的范双凤——在众多着正装的发布人中间,“80后”的她穿着应急冲锋衣,显得年轻、干练。她以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的身份分析疫情形势,科普健康知识,为市民所知晓。
■ 一个月以来,疫情防控工作正向着“保健康、防重症”的方向转变,工作重心从预防转移到临床,范双凤也从台前重新归于幕后。
■ 在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她的工作极为重要,是前方流调处置与后方决策部署的桥梁。曾经,她常常谈起关于“无感防疫”的理想,她希望疾控工作能超出市民的感知,将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市民的生活过得平静安宁。
■ 新冠病毒改变了人类历史。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感染的冲击波之中。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范双凤并不遗憾于这种理想的“破灭”——她希望社会和疾控机构都能从这场疫情中得到新的体会,社会更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疾控等专业机构则能更智慧、高效地服务社会。
曾经的理想:“无感防疫”
“无感防疫”的理想,在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面临“破灭”。
那是成都开启“全员居家”状态的前夜,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每一间办公室都灯火通明。范双凤戴着眼镜,坐在三楼的一间会议室内,身前摆着笔记本电脑和一杯水。
近百名来自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汇集在楼下的指挥大厅,硕大的电子屏幕上,23个区(市)县的防疫人员远程在线。那里,调度会从白天进行到深夜……
彼时,成都正面临着“冲击最大、防控难度最高”的一轮疫情,所有工作人员都在讨论和思考:如果整个城市突然按下暂停键,该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问题?
无数经验和教训告诉他们,此时此刻,任何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那一夜,许多工作人员一夜无眠,范双凤连打个盹的机会几乎都没有。“80后”的她虽然年轻,却担负着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成员、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的重任,应急协调、现场处置、病例调查、流调溯源、密接追踪、信息报告、新闻发布等等,都是她长期担负的重要工作,而这些成了前方流调处置和后方决策部署的桥梁。
她和不同战线的“战友”们,在这座城市打败过新冠的早期毒株,打败过德尔塔,甚至也击退过奥密克戎的好几轮进攻。疫情三年的大多数时候,她和疾控战友们,总能迅速摸清传播链条、快速斩断传播链,有时候不到一周,最多半个月,疫情就会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以内,继而实现清零。
她将“无感防疫”定为工作上的理想,总是说,“‘无感’是最好的状态,如果大家都和我们‘共度劫难’了,那疫情就严重了。”
然而这一次,面对的是传播力极强的奥密克戎BA.2.76,面对的是几十条传播链——它影响着成都的每一位市民,并势必写入人们的共同记忆。
一天300多个电话和听得到的“心跳”
2022年9月1日中午,成都市发布《关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宣布自当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此后多日,每户居民可安排一人限时外出购买生活物资。得益于全市商超的正常运营,物资储备的充分准备,在多地出现过的保供问题,没有在成都出现。
当天下午,新一次的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传播链条多,防控压力艰巨。”范双凤在发布会上谈道。当时,疫情数字以每日上百例的速度增加,密切接触者数量累t积到数万,这在此前从未有过。
仅在流调方面,通常面对1个病例,就会调动上百名人员参与流调。因此在这次疫情中,范双凤和战友们面对着超负荷的工作,有人一天数十个小时不间断盯着一个电梯内的监控录像,分析感染人员在密闭空间内可能碰到过哪些人;有人一天要打上百个流调电话,梳理着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轨迹。
在那些日子里,她不知道会去什么地方;哪里有需求,她都得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固定的去处只有疾控中心的指挥大厅。她的手机没有设置过闹钟,因为总会被电话铃声吵醒。她甚至渐渐忘记了“床”的概念,有时候是在办公椅上醒来,有时候是在车上。她说有一个助眠的小诀窍,可以戴上两个口罩入睡,一个遮住口鼻,一个遮住眼睛。
她告诉记者,闭上眼睛,她总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这是劳累之后心悸的表现。她粗略统计,疫情严重的时候一天要打300多个电话,每天使用企业微信11个小时,累计沟通信息达到80多个G。
在疾控人员的努力下,锦江区某健身房和高新区环球中心水世界两个疫情“爆点”被确定,围绕着这两个“爆点”发现的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逐渐明晰。由此,“追阳断链”的工作得以在全市有效展开。9月15日,成都市实现了社会面清零,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从宣传艾滋预防到新冠防控工作
12月23日,在成都市疾控中心的一间会议室内,记者见到了新闻发布会之外的范双凤。
这天,她身着便装,是同事眼中的“范姐姐”,冲锋衣等应急装备则集中放置在办公室的一个箱子里,她仍然准备好随时投入战斗。
十多年前,范双凤就读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于2010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成都市疾控中心工作。2020年之前,范双凤更多的是在做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她常常走进大学校园,为学弟学妹们科普艾滋病预防手段。那些年,她牵头建立了“艾青春”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体系,创立了全国疾控系统首个为青少年提供检测、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的微信公众号,培育了全省第一支高校防艾志愿者讲师团。
旁人评价,“范姐姐特别有热情,口才特好,吸引了很多学生们来当志愿者。”
五年时间,在范双凤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艾青春”宣讲活动覆盖成都市70余所学校,超过10万学生参与。开发的高校防艾宣传材料,获得多个外观设计专利,被北京大学等全国80余所学校推广使用,并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高度认可。
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成都疾控人很快开始着手准备应急的人员和物资。2020年1月份,应急指挥调度的机制便在成都市疾控中心建立起来,“当时,我们预期成都也将遭遇疫情,相关排查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也开始筹备了。”
本来,范双凤应该做一线流调工作,然而在2019年底意外遭遇足部韧带撕裂,于是被安排了一个不用到处走动的活儿,“我进了综合协调组,在指挥大厅摆了几十台电脑,干应急协调的事。”
最开始的时候,她坐着轮椅去工作。稍微好些后,又拄着拐杖去上班。因为腿伤,范双凤还经历了一次特别尴尬的事,“患肢的血液回流比较差,需要抬高,我就把患肢塞进办公桌下面的抽屉里。有一次一忙几个小时,脚僵硬得取不出来,就被卡死在抽屉里了。”
她表示,曾经的新冠病毒致病性高,我们用严密的防控措施,快速控制疫情,让大部分市民远离了病毒。随后,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减弱,但传播性越来越高,想要快速控制疫情变得愈发艰难。三年来,新冠病毒为整个社会上了一堂关于公共卫生的课,为所有人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她说,在越来越多的人“阳了”的今天,人民群众也越来越明白“健康第一责任人”的重要性。现在走在街上,看到的绝大多数人会戴好口罩,“当危险来临时,我们是会做出防御措施的”。而专业机构也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未来再遭遇新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控措施会考量得更加全面。
“继续做好病原学监测,保护好公众”
成都市疾控中心的楼下,银杏树的叶子已经全部泛出金黄,落在地上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大门左侧的疾控指挥大厅,已经冷清了多日。
一个月以来,人群大量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方向转变。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人们没有看到范双凤的身影。三年来身处疫情防控最前线的疾控人,如今重新归于幕后。
过去的一年,疫情反反复复,在繁忙、紧急的应急处置工作之外,范双凤还需要频繁地参加新闻发布会。她已经记不清,在2022年参加过多少次新闻发布会,“也许有20场,也许接近30场?”
大多数时候,她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准备发言稿。最紧张的时候,她跪在公务车的地板上,趴在座位上写稿。到上台的时候,她总会脱稿发言,她相信发言人的镇定自若,能够为市民传达出专业机构的底气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近期这波感染大潮中,范双凤也未能幸免,采访会因为感染后期的咳嗽症状而中断数秒。抗疫三年,当自己也感染了,范双凤很简单地说了一句“它终于来了,年轻人扛过这一关是比较容易的”,转而谈论对老年人的担忧,“我们比较担心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做监测和分析,关注重症的发展情况。”
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方向转变了,疾控工作一点也没有变得轻松,疾控人和临床上的医务人员一样,在感染病毒的情况下顶着疾病上岗,轻伤不下火线。当前,社会正处于防控措施调整的过渡期,人群大量感染,疾控人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实际上是高度紧张的。”范双凤介绍道,“最近我们主要在做重点人群的监测的工作,关注不同人群的就诊情况、重症的分布特征等。当然,我们也非常关注既往感染者,观察他们在当前感染冲击中的健康状态。”
在范双凤看来,未来人类还将遭遇各种新发和再发的传染病,这是无法回避的挑战。对于疾控人来说,使命是继续做好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和防控,保护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疾控中心这支队伍,还需要不断历练、成长,未来才能更智慧、更高效地应对各式各样的挑战。
文/王拓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