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引入区块链技术,首次实现人员证书一体化打印,制证时间从原来的五至六分钟提高到两分钟左右,首次通过业务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今天(11月30日)下午,北京市司法局召开“应用市司法局行政审批系统推进‘一网通办’工作”线上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了该局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用行政审批系统开展“一网通办”工作情况。
市司法局副局长魏力介绍,近年来,市司法局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用行政审批系统开展“一网通办”工作,推出系列“减证便民”措施,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首都司法行政改革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100%网办
据介绍,市司法局行政审批系统建设项目于2020年11月开始研发,今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100%全程网办。截至目前,行政审批系统共计72200人次登录,受理申请19490件,办结18979件。
据了解,目前市司法局行政审批已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申请人只需登陆“首都之窗”一个网站,即可完成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126项申请,市、区司法局在线上完成受理、审查、审核、决定等审批全流程,以及许可文书的制作、发放和证照打印工作。申请人无需再提交纸质材料,实现了行政审批不见面审批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应用。通过功能模块整合再造审批流程,申请人可通过行政审批系统实时获取加盖电子签章的许可文书、查阅相关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律师可通过移动端调取本人执业证书的电子证照进行身份验证。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工作效能和质量。与司法部、市政务局、局内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25个业务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大数据共享、区块链应用、审批规则校验、移动端信息推送等智能化手段,完成对126项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的整合和重塑,实现审批全程网上留痕,各环节可追溯,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个“首次”构成行政审批系统“三大亮点”
据介绍,行政审批系统首次引入区块链技术。在律师变更执业机构等17项业务申请和电子证照制作、电子档案管理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将审批业务中涉及的行政处罚信息、行业违纪信息,提前上链存储,在审批中实现验证结果自动提示。首次实现人员证书一体化打印。行政审批系统能够将电子相片和电子印章(审批专用章)通过一体化的打印方式进行呈现,只需加盖钢印即可完成证书制作工作。制证时间从原来的五至六分钟提高到两分钟左右。首次通过业务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审批系统通过与档案管理系统对接方式,实现了审批过程中对于历史档案的实时调阅查看,保证了新生成审批档案的同步归档备查,并通过权限设置,满足申请人查询自己提交的审批档案的需求。
大力压减行政审批时限和申请材料
2021年根据市政府审改办《关于进一步开展压减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第四轮精简,进一步压减市区审批时间。为此,市司法局通过减少证明、建立告知承诺、应用电子印章等措施,不断对相关承诺办结审批时间进行压缩。经工作,目前市司法局审批时间压减80%以上,区司法局审查时间压减90%以上。在减材料方面,经过两轮精简,2019年压减60%,2020年对所有依申请事项中的材料296件再次精简23%,减少比例达到80%以上。
“局处长”走流程专项活动找出21个痛点难点
为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今年4月市司法局印发《关于开展 2022 年“局处长走流程”专项活动的通知》,对全市进行部署。局领导和处长深入一线,采取线上全流程体验、线下全方位实地办理等多种方式,到各区司法局、各区政务服务大厅等地实地走访50余次,全面收集痛点难点问题。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行业管理部门处长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对各区开展专项活动。最终汇总了全系统典型七大类 21 个痛点难点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年底前完成,并向全市进行总结通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晓玲
编辑/朱葳
校对/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