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台电脑、105个充电器、26个书包……100多名学生的570件物品,这是中国石油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艳军、院长刘伟峰整理送到学生手里的物品。
据了解,11月9日凌晨3时,中国石油大学接北京市昌平区疾控中心通知,昌平区社会面检测1管“10混1”核酸检测呈弱阳性,涉及该校人员。经抗原初筛和核酸复检,确定1名教职工检测结果阳性。至11日,学校又接报校内核酸检测点出现混检阳性,涉及居住在校内公寓的学生。
从11月9日凌晨起,学校进入临时管控状态,很多学生人在住宿区,学习物品还在北校园的学习区。怎么办?学校通过接诉即办平台收到学生的反映后,立即作出决策,成立物品传递转运队伍,帮助学生解决人与学习物品分离的问题。学院书记、院长和师生志愿者立即行动起来,组建搬运队伍,有的在校内帮忙打包学生物资,有的在校外接应,及时将学生所需物资送到学生手里。
此前,为更快捷、更广泛地集纳师生意见,畅通表达渠道,及时发现并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月12日,学校网络接诉平台“e诉通”上线使用。自启用以来,累计受理师生诉求6864条,3272人次通过平台提出咨询、诉求或建议,逐渐成为师生信赖的“民意直通车”。
11月9日以来,“e诉通”平台更是发挥了学校与师生之间同心抗疫的“连心线”作用。针对学生反应的生活类问题、学习问题和防疫相关等问题,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校医院、信息化管理处和图书馆等部门快速进行回应,积极对接办理。每日诉求情况及主要问题由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督导组及时上报学校疫情防控专班,有效解决师生关切,为师生提供更加精准暖心的服务。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e诉通”平台坚持“即接即办”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诉求办结率和师生满意度。聚焦“即”字,严格落实20小时内处理或答复的时限要求,提高诉求回应效率,努力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响应师生诉求;聚焦“接”字,畅通师生反映渠道,耐心倾听师生心声,建立定期上报和督导检查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师生的回复满意度;聚焦“办”字,主动进行分析研判,开展高频问题专项治理,力争通过办理一件事解决一类问题,从源头上、顶层设计上解决师生诉求,推动“即接即办”向“未接先办”“不接自办”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12日下午,了解到部分师生在隔离点有加餐的需要,学校迅速行动起来,当天晚饭前就将部分物资送到隔离点,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们提出配餐没有水果,学校后勤为在订餐系统订餐的同学配送水果酸奶。考虑到转运隔离中的学生上网课耗费流量大,给在隔离点的学生发放流量补贴……通过接诉即办平台,点点滴滴的努力,不断解决师生的诉求,汇聚成关爱学生的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