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再次上演了一场紧张的“生死时速”,短短的60分钟时间内,医护人员分秒必争,让一位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重获“心”生。
10月24日下午15:00,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候诊的苏阿姨突然感到前胸上腹剧烈疼痛,痛到几乎窒息,她痛苦地倚在候诊椅上大汗淋漓。北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公丕花恰好经过,察觉了患者的异样:“您哪里不舒服?”患者已经痛得无力描述,轻声呻吟“肚子疼”,公医生看了看患者手捂的位置和疼痛的程度,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立即敏锐地做出判断:这不是腹痛,极大可能是急性心脏事件。
公医生立刻冲到呼吸门诊,取出急救箱,叫来正在出诊的谭星宇副主任医生。二人快步赶到患者跟前,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血压90/60mmHg。患者血压低,胸痛明显,可能是心梗,有心源性休克风险!此时,门诊护士和保安已经推出急救床,扶患者躺下。
15:04,门诊部、医务处工作人员抵达。孙东东护士长为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路,与闻讯赶来的老年科姜娟医生推起转运车送患者去做心电图。
此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门诊急救流程做了系统梳理,制定了相应预案,门诊各区域都配备急救设施,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培训,这样的转运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这是继10月8日后在北大人民医院门诊发生的又一次与死神赛跑的转运。
15:15,患者心电图结果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这些变化逃不出心内科专家的眼睛: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是心肌细胞的“营养通道”,正是冠状动脉为心肌细胞提供养分,心肌细胞才能正常工作,心脏才能不断地将血液泵到身体各处。而冠状动脉闭塞20分钟内,缺血的心肌如果能再次得到供血,就可以修复;闭塞30分钟,心肌进入功能性损伤阶段,但还是可逆的;如果心肌持续得不到血供,2个小时左右就会进入坏死阶段,坏死的心肌变为纤维化的瘢痕,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时间就是生命!现场医生立刻电话联系心内科,必须尽快恢复患者冠脉灌注。门诊部进行快速核酸检测,但核酸结果出来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没有核酸结果,增加了疫情防控风险。但是在生命面前,及时救治更为重要。心内科陈红主任和刘健副主任果断决定,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救治通道,升级防护尽快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经冠脉造影发现,右冠脉近中段两处狭窄,其中一处狭窄达到99%,证实了下壁心肌梗死的判断。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迅速披上铅衣铠甲,穿戴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防护面罩,术者、助手、护士、技师,每个人都精神高度集中,分工明确,紧密协作。
16:00,心内科宋俊贤和张静医生迅速完成导丝通过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而此时距离患者发生胸痛仅有60分钟,达到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中FMC-to-W(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不超过60分钟的国际标准,及早成功开通梗死的血管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关键所在。在黄金时间窗内,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成功开通闭塞的血管,尽可能多地保护了更多心肌,这场手术非常成功,苏阿姨胸闷、胸痛症状随即消失。
这60分钟是分秒必争的60分钟。疫情防控与生命救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再次用专业与高效,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提示:
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梗猝死的高峰期,气温骤变和低温时,容易加重心绞痛、心梗和猝死发生的可能性。
胸痛、胸闷、全身大汗淋漓和胸口压榨性疼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必须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临床上,有五至八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更早就有预警征兆,胸痛是其中重要表现。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症状,但不是所有急性心肌梗死都会出现胸痛,还可能出现如肩部、手臂、颈部、背部、上腹或下颚等其他部位疼痛。而且,疼痛的性质也很多样,如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压榨样不适、撕裂样、隐痛不适,甚至是难以描述的不适感。
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出汗、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虚脱、濒死感等症状。患者一旦出现急性胸痛或类似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虽然胸痛不代表发生急性心梗,但尽早就诊可以早识别或排除危及生命的病因,早一点得到治疗,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