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0月4日出任日本第100任首相至今,岸田文雄执政已满一年。过去一年里,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日俄关系濒临破裂,前首相安倍遇刺则让日本国内权力格局发生突变。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变化,岸田也曾努力采取多项应对措施,但政权支持率的持续下跌,意味着其应对并未获得日本国民认可。
日本共同社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岸田政权的支持率持续下跌,只有35%的受访者对岸田政权表示支持,与9月的调查相比,减少了5.2%,不支持率则上升1.8%,达到了48.3%。
日本《每日新闻》在9月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岸田政权的支持率更是跌破了30%,进入政权存续的“危险水域”。该调查显示,岸田政权的支持率只有29%,不支持率则达到了64%。
尽管各类民意调查在岸田政权支持率/不支持率方面存在数值上的差异,但各项调查所预示的方向则是一致的,即岸田政权的支持率在持续走低,并且支持率与不支持率的倒挂现象更趋明显。
综合来看,造成岸田政权支持率不断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重苦”。
第一,强行为安倍举行国葬。
安倍于7月8日遇刺,岸田在7月14日便公开表示将为安倍举行国葬。7月22日,未经国会审议,岸田以内阁决议的形式正式决定为安倍举行国葬。日本国民对岸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举行国葬的决定产生质疑。随着超过16亿日元国葬预算的公布,此种质疑发展成日本国民对岸田政权的批判。
在各家媒体举行的民意调查中,反对举行国葬的比例要远超支持举行国葬的比例。《朝日新闻》9月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反对举行国葬。而在《每日新闻》举行的调查中,只有27%的受访者支持为安倍举行国葬,多达62%的受访者反对举行国葬。因此有日本媒体指出,岸田为安倍举行国葬是一大政治误判。
第二,未能厘清统一教与自民党的关系。
尽管岸田在8月举行的内阁改组及党内高层人事调整中已经大力“清洗”了与统一教有关联的成员,但日本媒体及国民依然在深挖统一教与自民党相关联的线索,不断向岸田政权发难。在10月10日日本共同社发布的民调中,有83.2%的受访者认为自民党关于所属议员与统一教关联的调查并不充分,87%的受访者难以认同众议院议长细田博之关于调查结果的说明。
第三,高企的物价加重日本国民负担。
日本总务省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日本国内CPI涨幅达到了2.8%,这是自2014年10月录得2.9%涨幅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与民生相关的燃气费、电费及食品等商品价格涨幅较大,这不仅加重日本国民的生活负担,同时也引发日本国民对岸田鼓吹的“新资本主义”的不满。
第四,新冠疫情持续,确诊病例维持高位。
日本周增新冠确诊人数曾连续九周为全球最多,现在依然在日本国内扩散。随着日本政府放松对新冠疫情的管控,并于10月11日放宽边境防疫要求,取消入境人数限制,疫情将对日本国民的工作、生活持续产生影响。
此外,岸田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任命其年仅31岁的长子为负责政务的首相秘书官一职,也招致日本社会的非议,有评论指出,岸田在支持率下跌的情况下任用长子出任官职,足以表现其“政治嗅觉”之迟钝。
经过2021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及2022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岸田已经向日本社会及自民党展示其领导能力。自民党内第一大派系安倍派目前群龙无首,派系内各种势力的博弈将会降低安倍派在自民党内的影响力。只要岸田不主动解散众议院,那么在2024年9月之前,岸田将获得一个较为有利的执政的条件。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岸田长期执政将水到渠成?从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岸田的执政前景其实并不明朗。
首先,岸田的内政外交处处受到自民党内保守势力的掣肘。
尽管安倍的离世让自民党内保守势力群龙无首,但在日本社会整体保守化的背景下,岸田展示自己政治理念、政治才能的空间越来越小。岸田重倾听、协调的性格,也使其缺乏整合自民党内保守力量的决断力。为了赢得保守势力的支持,岸田可能会不断推行迎合保守力量“胃口”的政策,导致其主推的政策和理念难以施行。
其次,岸田的新资本主义政策能否真正起效也有待观察。
当前日本国内面临的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物价快速上涨以及收入相对稳定将进一步加重日本国民的负担,一旦岸田的新资本主义政策难以奏效,将有可能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
最后,国际形势的巨变也将让岸田获取外交成果的成本上升。
俄乌冲突及大国博弈的深化,使得日本外交辗转腾挪的空间被压缩,安倍执政期间展示出的战略灵活度和自主性在岸田执政期间已经难以为继。加上国内保守力量的掣肘,岸田的周边外交政策必定面临较大阻力。
因此,表面看岸田紧握长期执政的主动权,也具备实现长期执政的多重有利条件,实际上影响岸田长期执政的挑战依然不少。国内保守势力的掣肘、国际上大国博弈的外溢效应,将使岸田崭露头角的难度大增,加上日趋复杂的日本经济形势,岸田看似平坦的长期执政之路,可能会面临“黑天鹅事件”的冲击而半途夭折。
文/朱清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