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的这个国庆假期,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陷在“题海”中,不用辗转于培训机构间,而是纷纷走进乡村,来到田间地头,触摸泥土,参与收获,沉浸在粮食和蔬菜瓜果的世界里。丰富多元的耕读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生的假期标配。
中华民族的耕读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农业是主要生产方式,读书人一边耕作一边读书,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结合,以知促行、以行补知,养成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并成为广受倡导的传统美德。许多家庭把“耕读传家”作为家训,晚清名臣左宗棠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导子侄后辈勤劳耕作、读书上进。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传承起源于农耕、薪火不绝的中华文明,弘扬根脉在农村、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让学生知农爱农、心系家国,是今天我们倡导耕读教育的价值依归。
今天我们开展的耕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是对劳动精神的弘扬,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让学生“接地气”,关心农业生产、丰富农业知识,感受稼穑之艰、品味收获之乐,并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能力。通过耕读教育,培育良好行为习惯,滋养个人道德品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新时代的耕读教育要贯穿家庭、学校、社会,结合各学段特点、各地区实际,让学生亲历农业生产、亲近农村农民,进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发挥中小学校主导作用,教师应做好“引路人”
在耕读教育中,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项目。
中小学要开足劳动课程,涵养耕读文化,厚植劳动精神。在设计耕读教育课程和活动时,要将知识传授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的能力。
要因地制宜搭建平台,比如在校内整理出一些土地,开办田园课堂,教学生动手种植农作物,体味耕作的乐趣和辛苦,享受丰收时节的喜悦。
要提高第二课堂的利用率,比如与旅游机构、农场、非遗工作室等合作,举办耕读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科教育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现代农业园等,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种植、先进生产技术、非遗文化等,将旅游、学习、阅读、劳动体验等融为一体。
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比如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民、农学专家等,担任耕读教育的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拉近课堂与乡土之间的距离。
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家长应言传身教
在耕读教育中,家庭是重要阵地。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一起关注“三农”,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与孩子一起了解农业新发展、农村新面貌、农民新生活。
在寒暑假、小长假等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来到农村田野,或者参加耕读夏令营等,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参与耕作,品味农事乐趣。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体验非遗文化,比如染布、造纸、编织等。
通过体验田园生活、参加农业生产,辨识五谷、蔬菜、瓜果等,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作物生长规律、知晓农业生产过程,并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结合,加深对农耕文化、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知。
培养耕读教育人才,高校应担当作为
耕读教育涉及知识传授、能力塑造与价值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要兼具劳动实践能力和阅读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知识。
随着耕读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手段更加广泛多元,以涉农高校、师范院校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培养耕读教育人才十分重要。
涉农高校、师范院校等高校要着眼未来,开足耕读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关注乡村,强化有关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治理等课程的教学。要着力打造高质量、立体化的耕读教育课程体系,编写出版耕读教育教材,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耕读教育资源库。
涉农高校、师范院校等要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田地就是教室,乡村就是课堂,农民就是老师。一方面,改革现有课堂教育模式,强化耕读意识,探索“耕”“读”结合新模式,让大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提升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体系。依托农业科教基地等社会资源,建设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提高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不断提升耕读素养。
作者/韩来庆 张惠元,分别系太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太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