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年来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推动区域统筹发展,构建与首都功能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实现首都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北京市统计局9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核心区常住人口为181.2万人,其中东城区70.8万人,西城区110.4万人,分别比2014年减少20.4万人和20.8万人。核心区常住人口密度由2014年的2.41万人/平方公里下降到2021年的1.96万人/平方公里。
核心区政务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在人口密度降低的同时,核心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2021年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1.2亿元,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21.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233.8亿元,占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4年的94.3%上升到2021年的95.7%。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合计占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58.5%,较2014年上升9.4个百分点。核心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稳居全市前列。
中心城区聚焦发展定位,首都功能进一步增强
中心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聚焦发展定位,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中心城区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科技、互联网等数字经济赋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领域特色突出。2021年中心城区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85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的84.8%;实现收入1.6万亿元,占全市收入的90.5%,较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和内容创作生产领域收入占全市同领域收入的比重分别提升0.7个和1.7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国际化资源优势突出,区域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数量占全市比重超过9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全市比重超过8成。进一步强化国际交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第四使馆区等项目工程。圆满完成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服务保障任务。吸引国际高端要素,提升首都国际化能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1年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以上,较2014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还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区域和中关村科学城所在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研发投入看,中心城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由2014年的746.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67.8亿元,年均增长12.2%,占全市比重由58.9%提升至63.4%。从研发产出看,2021年区域发明专利拥有量35.8万件,是2014年的3.8倍,占全市比重为88.5%。数字经济集聚发展,2021年中心城区数字经济增加值为1.3万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83%。
副中心和平原新城有序承接功能疏解,发展步伐加快
副中心和平原新城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加快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提升。2021年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常住人口合计为874.7万人,较2014年增加188万人,占全市比重由2014年的31.6%提升至40%。其中,副中心常住人口为184.3万人,较2014年增加47.8万人;平原新城常住人口为690.4万人,较2014年增加140.2万人。
2021年,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23.6%,较2014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59.9%提升至2021年的6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13.8%提升至2021年的15.2%。副中心聚焦“3+1”主导功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主导行业[3]增加值合计为36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2%,比2014年提高9.5个百分点。
生态涵养区生态屏障功能增强,绿色发展取得成效
生态涵养区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为核心,强化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构建绿色经济结构。生态涵养区空气质量一直保持5个区域中最优水平。2021年区域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1.3微克/立方米,较全市平均水平(33微克/立方米)低1.7微克/立方米。通过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工程,各区森林覆盖率均在48%以上,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