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云南深山里创建免费女子高中,她的故事曾感动中国。但把张桂梅的形象搬上舞台,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把她的故事讲得感动、讲得让观众觉得好看,考验的是艺术工作者的能力。近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机构共同出品的音乐剧《绽放》在京首演,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而丰满的桂梅老师。
基于对张桂梅感人事迹的了解,观众走进剧场前,心里肯定早有准备:剧中会有大爱,故事也一定有泪点。这在无形中给创作者提出了一个高要求:观众已经准备好了落泪,因此故事必须讲得感人,但观众又必然反感过度煽情。换言之,讲感人的故事,懂得克制才是难点,这一很难拿捏的尺度,《绽放》把握得让人满意。
为了创建免费女子高中,张桂梅先后克服了建校缺少经费、筹款被人误解、学校老师出走、学生叛逆闹矛盾、身体出现病痛等多个困难。现实中,张桂梅克服的每一个困难都让人感动,在时长有限的舞台剧中,《绽放》则做到了张弛有度,没有持续“高输出”,没有拼命煽情,不断刺激观众的情绪,而是把几个小故事安排得错落有致。上半场随着剧情推进,当观众看到“老陈”误认为张桂梅是骗子,对她进行当众讥讽和羞辱,观众内心一下被击中,感受到张桂梅的忍辱负重是多么不易,这一段也成为上半场的高潮。
除了必要的泪点,《绽放》也融入了不少笑点,让剧目充满艺术的鲜活感。当高中女生瑟瑟发抖地跟老师坦白自己早恋,她自己、乃至剧场里的观众,仿佛都在等着张桂梅恨铁不成钢的严厉批评,没想到张桂梅的第一反应是:“那男孩长得帅吗?有照片吗?”而张桂梅因为缺少经费反复找相关机构领导求助,把领导找“怕”了的表现,也因演员表演和剧情设置的到位,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些埋在剧情中的小“包袱”,也让张桂梅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剧目的观感更加流畅自然。
作为音乐剧,《绽放》的歌舞表现也很有特色。谭维维脱去了“华阴老腔一声吼”的霸气,始终弓着腰、微曲着腿,成为朴实的桂梅老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红河州歌舞团的演员带来了有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特色、也有中国音乐剧风味的演唱与表演。
剧中音乐舞蹈风格多元,下半场一段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唱段十分亮眼,剧作家将《红楼梦》《长恨歌》《兰亭序》以及莎士比亚、高尔基等高中必读书穿插在一起,编成融汇古今中外的歌词,孩子们且歌且舞,既表现出复习备考的认真,也没有回避学习中的小烦恼。全剧中,高中生群像的歌舞展示都扎实而充分,把全剧的“氛围感”拉满。只是不知是否出于情节紧凑的考虑,高中生部分的演唱偶尔显得节奏稍快,不妨慢下来一点,展示年轻人的风采。
“为爱绽放,迎着阳光”是《绽放》的主题旋律,《绽放》大幕落下,观众感受到的是泪中带笑、笑中带着感动的张桂梅老师。
记者/韩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