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办的中国临空经济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全球招商推介会上,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发布《“十四五”时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详细介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2025年将要实现的四大愿景、空间范围与布局及四方面重点举措。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推动35个项目的建设,预计项目总投资达1396亿元。
《规划》提出四大愿景
《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四大愿景。
一是助力首都机场作为国内建设“四型机场”标杆,迈入“世界一流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行列,口岸进出口额力争突破1万亿元。
二是打造以航空服务业为核心,跨境贸易、科技服务和商务会展共同发力的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升。
三是全面扩大区域对外开放水平,紧抓“两区”建设契机,形成创新案例超过10项,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显著增加;加快北京国际会展商务区建设,全力打造北京EBD,建设北京国际消费桥头堡。
四是区域综合承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首都机场捷运线以及R4线北段工程的规划建设,加快京密高速二期项目、顺平路提级改造,港产城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打造生态智慧一体的国际化空港城。
明确空间范围与布局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规划》明确了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空间范围与布局,即:以首都机场为中心,涵盖首都国际机场、天竺综保区、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功能区域,涉及天竺、后沙峪、南法信、李桥、高丽营、空港街道等镇街部分区域,紧密联接温榆河生态带,总面积115.7 平方公里,将打造形成“一港,即首都机场空港;一带,即温榆河生态带;三组团,即综保区组团、空港组团、国门组团”的空间结构。
此外,《规划》明确经济区产业功能布局是“一生态圈、七功能区”。
一生态圈,即:第一国门临空产业生态圈。
七功能区,即:综保区组团布局航空物流枢纽区和国际服务贸易区;空港组团布局产融创新复合区、国际商务会展区和航空资源集聚区;国门组团布局临空国际消费区和国际科技合作区。
重点推进四大举措
为确保实现任务目标,《规划》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举措。
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推进和助力“再造国门”计划,实施“客货并举”策略,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构建国际航空货运体系,促进机场周边地区提质增效,着力增强首都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功能。
二是构建高端临空产业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建设35个重量级项目,总投资1396亿元;整理可利用土地4000亩、楼宇资源140万平方米,为产业扩容升级提供空间;制定完善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性产业促进政策,全面加快首都机场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打造“政策制度创新+产业扶持政策+特色平台支撑”联动的政策体系,利用RCEP实施契机,在航材共享、飞机维修、保税展示、汽车平行进口等领域创新试点,完善特色口岸便利化措施,促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高水平开放。
四是全面启动生态智慧国际空港城建设,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质,加快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生活配套品质,完善高端医疗教育服务功能,推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构建国际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世界级航空枢纽所在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航空服务企业数量最多、开放程度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临空经济区,让我们一起携手向前,共绘蓝图,创造更加美好的发展未来!”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青年报》8月26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