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向小本生意“下手”,围绕超范围经营等外围问题做文章,可能无法倒逼生产经营者真正重视质量和食品安全。对小餐馆们,既要呵护,也要严管,关键是让其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与可能造成的危害相匹配。职业打假人的专业知识胜过普通消费者,其实可以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
还记得那个因为150碗没有标签的粉蒸肉,被职业打假人索赔10倍的案子吗?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该案符合再审条件,将由该院再审。近期,安徽合肥还有多家小餐馆,因为经营类别里没有冷食加工,却在外卖平台售卖拍黄瓜,分别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000元。举报他们的,被怀疑也是职业打假人。
这些案件均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同情小餐馆,斥责职业打假人总盯着小餐馆,不敢去杠大企业。职业打假人倒不完全是在捏软柿子,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小店管理粗放,容易被抓住把柄;而大企业管理相对规范,职业打假人虽然也想揪住一个大企业、让其赔一笔巨款,但往往难以如愿。
说起来,职业打假人也算老“工种”了。它随1993年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诞生,“王海现象”曾引起社会高度关注。2009年食品安全法规定“退一赔十”,吸引了大量职业打假人从产品质量领域转向食品安全领域。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职业打假人以法律为依据提起赔偿诉求,法院通常会认为他们不是消费者,不予支持;只有在涉及食品、药品安全时,为了加大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引导其依法经营,法院才不会区分购买者是否为生活消费而购买,哪怕是知假买假,依然可能支持购买者依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主张的10倍赔偿。药企普遍是大企业,而食品餐饮行业有很多小微企业甚至个体户,所以近几年职业打假人主要活跃在食品餐饮领域。
职业打假人往往向小本生意“下手”,围绕标签不合格、超范围经营等外围问题做文章,可能无法倒逼生产经营者真正重视质量和食品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行政、司法资源。与此对应的是,遍布街头巷尾的小餐馆不仅代表了暖心暖胃的烟火气,也是普通人自强不息的象征,是稳就业、促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对小餐馆们,既要呵护,也要严管,关键是让其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与可能造成的危害相匹配。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有的小餐馆、小作坊食品安全隐患重重,一旦出了问题,当初在网络上无条件支持小餐馆的人,很可能会反过头来责怪监管为什么掉链子,要求罚得黑心餐馆倾家荡产。
餐饮行业多小店,食品安全无小事。制定餐馆和小作坊的卫生管理标准、要求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法很有必要,但制定标准时应多考虑实际需求。比如据报道,合肥冷食类经营项目要求有一个不低于5平方米的凉菜制作“专间”,内有独立空调和空气消毒设备等。有没有必要,或许可以再评估。
从此前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比起5平方米操作间等硬件,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食品安全知识等“软件”,对守护食品安全防线可能更为重要。资料显示,有的国家新开店并不硬性要求区分冷热食,但无论规模大小,必须配备有资格证明的食品卫生负责人,店主本人可以通过各地政府举办的培训讲习获得资格。这种前置培训值得借鉴。
同时,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随时在线的监督检查、明厨亮灶推广也要跟上。职业打假人的专业知识胜过普通消费者,其实可以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去年出台的《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重大违法行为,一旦查实,最高可奖励100万元。这样正大光明又能“替天行道”的挣钱途径,是不是可以试一下呢?
文/佘颖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