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银行因存在掩盖不良资产行为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
掩盖不良资产的危害有多大?某家银行的不良资产数据,是分析该行信贷风险的重要指标;银行业整体不良资产数据及其变化,是研判实体经济发展质效的重要窗口。若此指标失实,从单一银行的角度看,该及时处理的风险没被处理,该迅速调整的经营策略继续推进,这很容易导致“小病拖成大病”;从银行业整体的角度看,由于监管部门难以准确研判风险全貌,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将受损,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正因为危害大,监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强调,要真实暴露不良资产数据。但总有个别银行动歪心思粉饰数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银行业务人员的个人发展、晋升与不良资产数据密切相关,若自己负责的贷款出现大量坏账,不仅个人收入受影响,自身还可能被问责。其次,银行经营业绩与不良资产数据挂钩,不良资产越多,需要核销的坏账也就越多,核销坏账对银行的当期利润影响很大。再次,粉饰不良资产能够掩盖部分违法违规行为,有些信贷资产之所以变为不良资产,正是由于贷款审批环节就有猫腻。
为了不东窗事发,个别银行不断翻新着掩盖手法,无形中增加了监管难度。例如,调整贷款的计息周期或计息方式,让“还不上的钱”变成“还没到期的钱”;再如,在资产负债表上动手脚,把不良资产从贷款科目转移到投资科目进行核算,延缓不良资产暴露时间;又如,与对手方签订抽屉协议、虚假转让,名义上将不良资产转出去了,实际上还是由自己承担风险。
面对花样繁多的隐匿手法,必须坚持强监管、严监管,用铁的纪律规范铁的账本,确保不良资产数据真实暴露。此前,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因为掩盖不良资产吃了罚单。值得肯定的是,随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深入推进,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已越发严格,从“逾期90天计入不良”变为“逾期60天计入不良”,有些银行已将逾期30天的贷款计入不良。从短期看,这可能会抬升不良资产数据,影响银行当期利润,但从长远看,真实、全面的数据能够充分揭示潜在风险,进而提升监管部门对宏观经济研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资产质量是生命线。接下来,监管部门、银行要协同发力,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力争走在金融风险曲线前面。一方面,监管部门要敢于亮剑、勇于“揭盖子”,检查时不能过度依赖银行报送的“注水”材料,而要深挖数据、勤做对比,提早发现风险、及时纠正问题。另一方面,各家银行要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关键是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治理机制,避免各项业务制度执行不严、流于形式,从根源上扎牢风险防控的笼子。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