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召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大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4 14:10

鲜花与掌声礼赞每一名奋斗者,微笑与泪水交织出最美记忆。4月24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回顾七年来全区坚持“服务冬奥”,高水平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筹办运行;坚持“参与冬奥”,高标准推动冰雪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坚持“借势冬奥”,高质量推进石景山乃至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光荣历程。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表示,服务保障冬奥筹办举办的不平凡历程蕴涵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经验,我们将发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磅礴力量,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全力打造“一起向未来”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据介绍,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冬奥组委驻地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地,紧紧围绕“服务冬奥、参与冬奥、借势冬奥”主线,打造了“雪飞天”、首钢“四块冰”等标志性场馆,特别是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工业遗存和奥林匹克完美结合的新地标,在冬奥期间惊艳世界,带动了以新首钢为核心的北京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凤凰涅槃,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展现了新形象、新作为。同时,为深入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石景山区构建了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组委总部及5个运行中心、交通场站“1+6+1”保障体系,开展“百日会战”攻坚行动,53项重点任务完美收官,实现“工程建设基本就绪、环境提升全部完成、服务保障全面到位”目标,全面兑现“双奥之区”的庄严承诺。石景山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馆,诞生了4枚冬奥会金牌,谷爱凌勇夺大跳台首金,苏翊鸣在这里一鸣惊人。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包含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4个场馆,为国家队备战冬奥提供了优质的训练场地,本届冬奥会中国队9块金牌中,5块金牌得主在这里训练保障,石景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京西福地”。

总结大会上,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发出关于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的号召,并向部分先进代表颁发了纪念证书。

国家级突出贡献集体代表、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运行团队秘书长赵炜回顾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多次到大跳台视察观赛,并盛赞“看到这个梦幻般、标志性的新场馆和出色的运行状况,真的超出我的想象”时,作为一名“大跳台人”的自豪与荣耀,他表示,正是2300余名工作人员战冰雪、斗严寒,抢工期、建设施,防疫情、保竞赛,才保障了谷爱凌、苏翊鸣等选手出色的发挥,更让首钢滑雪大跳台“火到全世界”。

北京市先进个人、石景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科科长崔超在现场回忆起冬奥前,女儿对她说:“妈妈,你今年是不是又不能在家过节了,要注意安全!”家人一句最温暖的话,让她瞬间流下热泪。冬奥会期间,崔超和同事们一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顺利完成了22万人次、5.6万个环境点位的核酸检测,构建了牢不可破的涉奥闭环。

据统计,石景山全区22000余人直接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涌现出3个“国家级突出贡献集体”、2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个人”、21个“北京市先进集体”、72名“北京市先进个人”。冬奥筹办的七年间,石景山区全面履行属地责任,尽锐出战、全力投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各项任务,高水平完成了安全维稳、疫情防控、城市运行、环境维护、新闻宣传、餐饮住宿以及特种设备维护等各方面服务保障任务,交出了“高水平服务首钢滑雪大跳台赛事运行,保障北京冬奥组委机关顺利运行”的亮眼答卷,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留下了大量可供总结的重要成果和值得发扬的精神财富。

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表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首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石景山区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把“双奥之区”的荣光延续下去。下一步,石景山区将科学谋划推进后冬奥时期各项工作,做好筹办实物遗产收集和档案留存,充分挖掘利用冬奥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首都故事、石景山故事。加快梳理冬奥遗产保护利用任务清单、项目清单,科学谋划大跳台、冬奥组委办公区、“四块冰”三大片区赛后利用,积极引进国际冰雪赛事,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加快制定北京冬奥会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名录和再利用方案,建好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打造首都近现代钢铁产业历史纪念地和特色工业遗存体验场所。推进首钢园区转型发展,持续扩大后冬奥时期新首钢园区产业资源聚集强度和社会关注热度,继续保持作为城市复兴新地标引领带动全区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冬奥“共享”理念,紧扣“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人口特点和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推出更多务实有效的民生政策,推动冬奥效应源源不断带给人民福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