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援引美国“防务新闻”网站4月6日报道称,当地时间4月5日,美军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威慑”被正式命名为LGM-35A“哨兵”弹道导弹。
以命名取代代号,证明该型导弹的研发进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同时,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政知道,美方选择此时披露相关消息,也有用“核肌肉”回应俄罗斯之意。
有哪些改进?
资料显示,射程超过6000公里甚至超过1万公里的导弹,可以被定义为跨洲际飞行的洲际导弹。也因此,洲际弹道导弹一般搭载核弹头,是“末日对决”中的镇国利器。
前述消息披露,“哨兵”洲际导弹携带W87热核弹头、使用固体推进剂,将于2029年服役。相比美军目前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哨兵”将拥有更好的投送能力与突防能力。
宋忠平解读称,相比上世纪服役的“民兵-3”,“哨兵”在快速反应能力方面无疑将更加优越,同时其也将拥有和目前中俄现役新一代陆基弹道导弹一样的机动变轨能力。“除此之外,美军‘哨兵’导弹会否携载超高音速战斗部也尤为值得关注。”
沿用发射井
美军披露,“哨兵”导弹的尺寸和吨位跟“民兵-3”相仿,预计将在2030年以“1:1”的比例替换老旧的“民兵-3”。
宋忠平透露,公开资料显示,美军目前拥有超过400个“民兵-3”发射井。美方的表态意味着,新型的“哨兵”导弹部署数量将超过400枚,同时也将沿用“民兵-3”的导弹发射井,属于固定发射点位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事实上,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美军在打造“空-海-陆”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过程中,相较而言更偏重海基核力量,即部署在战略核潜艇中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相比海基、空基,陆基发射井发射的弹道导弹无法机动发射,有着较为明显的劣势。
那么,缘何美军仍然要发展这种类型的新一代导弹?
宋忠平向政知道解释称,美军固然偏重海基核威慑力量的打造,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陆基。三位一体、不缺位的核威慑,这本身意义重大。此外,美军不同的军兵种也需要争取更多的经费来确保自己在美国军队序列里面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相比空基、海基等机动发射方式,发射井发射也有其优点。宋忠平表示:“首先,对大国而言,陆地纵深广袤,对于部署、维护而言自由度很高,成本也相对低廉;其次,由于不受载具限制,依靠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尺寸可以更大,这在弹头容量、打击力度、射程方面都有优势;再有,固定点位发射,在打击精度、反应速度方面也有优势”。
他还提到,美军已经拥有超过400个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这些基础设施如果弃而不用是巨大的浪费。正因此,新一代的“哨兵”导弹在吨位和尺寸方面都跟已有的“民兵-3”相仿,这正是为了继续沿用已有的发射井。
为何此时披露?
针对“哨兵”这个名字,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首席历史学家唐·科瑟向媒体分析称,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体现“站岗守望的哨兵”的形象,符合这款导弹的定位。
就此时宣布导弹命名,宋忠平解读称,美军关于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计划其实多年前就已经披露并于2015年完成招标。而选择此时公布最新进展,并赋予其一个形象的命名,固然代表着导弹的研发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这和当下国际局势息息相关。“俄罗斯在和乌克兰冲突过程中,亮出了自己的核威慑底牌,显示了其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美军显然也要用更新核武库的做法来回应,既是向俄罗斯展示‘肌肉’,也是向盟友和全世界炫耀武力。”
政知道注意到,去年夏天,美军也曾公布这款导弹的试射时间(定于2023年)。彼时,军事观察员邵永灵做客央视栏目时解读认为,拜登上台之后美俄关系更加紧张。俄罗斯这些年在核武器研发方面大量投入,这让美国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研发计划和核武器未来的发展蓝图公布出去。“否则可能会给美国人一种印象,好像只有俄罗斯在发展,而美国已经落后了,此举肯定是有政治上的考量。”
资料|央视 中华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