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领风骚?14家理财子公司业绩“曝光”,2021年合赚超220亿,净值化转型再提
北京商报 2022-03-31 20:59

随着上市银行年报陆续披露,理财子公司2021年经营数据也“浮出水面”。3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开业的25家理财子公司中已有14家业绩情况随母行年报发布而公之于众。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14家理财子公司表现不俗,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合计共赚221.41亿元。在分析人士看来,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表现较好和理财产品逐渐由母行向理财子公司平移有关,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理财子公司的业务收入也“水涨船高”。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理财子公司资管规模会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放缓,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增长后,理财子公司的净利增速也有可能随之下降。

14家理财子公司合赚超220亿

随着母行年报的陆续披露,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业绩情况也公之于众。3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徽银理财、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了2021年业绩,且均实现盈利,合计净利润总额达221.41亿元。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最赚钱的仍是招银理财,2021年,该公司净利润达32.03亿元,同比增长30.57%;兴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净利润也均超过了20亿元,分别为28.06亿元、26.09亿元和20.62亿元,同比增长108.62%、473.41%和515.52%。开业较晚的理财子公司经营业绩也表现不俗,2020年7月以后开业的信银理财和平安理财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8.06亿元和16.16亿元。城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中,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也均实现了盈利,2021年青银理财实现净利润4.08亿元,而渝农商理财也实现了3.56亿元的净利润。

在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看来,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表现较好和理财产品逐渐由母行向理财子公司平移有关,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理财子公司的业务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2021年整个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涨至历史新高,达到29万亿元,理财子公司的整体规模也已超过17万亿元,后期获批的不少理财子公司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阶段逐渐发力,产品体量大幅增加,客观上也帮助理财子公司取得了亮丽的业绩。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目前理财子公司已接过母行发行、运营理财产品的“重担”。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2021年末,该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07万亿元,其中农银理财就有1.82万亿元。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方面,各家理财子公司也基本完成了整改任务,例如,2021年末,工银理财的理财产品余额为2.02万亿元,均为净值型理财产品。

“理财子公司之所以会实现全面盈利且利润增速普遍较快,主要是因为随着理财产品转型步伐加快,理财公司管理的净值型产品规模大幅上升。”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表现突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较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净值化转型进展较快,其理财子公司管理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甚至要高于部分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二是理财收入较高,2021年市场行情理想,投资收益水平高,理财子公司从中获取的投资管理费也相应上升;三是理财子公司前期投入的研发、人力等成本偏低。

“破净”或成常态 业务管理难度加大

自2019年第一批理财子公司开业至今,理财子公司已经扩充至25家,还有4家已获审批。从已披露业绩的14家理财子公司来看,其总资产规模正在不断壮大,工银理财总资产规模最大,截至2021年末达187.91亿元;建信理财、农银理财紧随其后,其总资产分别为185.3亿元和152.38亿元;而中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邮理财、交银理财的资产规模也均超过了100亿元;开业较晚的渝农商理财、青银理财总资产也均超过15亿元,分别达24.76亿元和16.09亿元。

在交出亮丽业绩的同时,理财子公司也迎来了业绩高速增长下的第一个挑战。3月以来,由于市场大幅震荡等因素,全市场已有200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1。在部分理财产品“破净”的情况下,已有3家理财子公司“自掏腰包”购买旗下理财产品,其中,光大理财拟自购2亿元,南银理财已投入5亿元,中邮理财则宣布已耗资6.5亿元。

针对近期以2亿元自有资金购入旗下理财产品的原因,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在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称,一是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二是对光大理财投研能力的信心,三是传递信心,希望投资者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之后,能够容忍短期的波动,从而获得更长期的投资回报。

“理财子公司出手自购旗下产品,与基金公司自购逻辑相似,主要是为传递稳定市场的信号,有助于稳定理财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普益标准研究员余雅琴认为,未来,随着市场企稳回升,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恢复,投资者信心也将恢复。然而,若“破净”现象持续,除自购外,理财子公司还应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可督促一线营销人员安抚各自客户;二是可拍摄投资者教育短片,发布投资者教育公众号等,传递正确投资理念。

“理财产品净值化后管理的难度在加大。”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坦言,投资者方面需要做更加细致的工作,现阶段投资者尚未完全改变以往对银行理财产品保本、刚兑的观念,比较基金、信托,对银行产品的波动容忍度更低,这就要求银行理财业务必须不断完善科学的配置,不断加强组合管理的办法,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沟通。

结合市场趋势,2022年理财子公司能否延续2021年盈利趋势?某理财分析师认为,由于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和疫情反复,压力持续传导至国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市场悲观情绪蔓延,使资产管理行业的业绩压力陡增。同时,严监管成为常态之下,理财子公司尚未走出转型阵痛期,投资者对于净值型产品和长期投资理念的接受程度不深,业务发展面临挑战较大。展望2022年,由于宏观环境影响较大,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能不及2021年的同比增速,这也从当前理财产品“破净”较多和理财子公司自购理财产品的现象可以看出。但是,从长期来看,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需求仍然高涨,理财子公司可利用此段时间加速内部优化,加强内功修炼,为后续市场调整做好准备。

“2022年理财市场进入‘资管新规’元年,理财子公司资管规模会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放缓,理财子公司的净利增速也有可能随之下降。”刘银平说道。(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李海颜)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14家银行理财公司业绩出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资管规模居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02
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净利合计增长19%
证券日报 2023-04-07
1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披露财报:业绩增长分化明显 业务转型持续走深
上海证券报 2022-08-29
银行理财子公司业绩现分化
上海证券报 2022-08-29
银行理财子三年考:全面转型净值产品,权益短板浮现
第一财经 2022-08-05
银行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大回调 4月发行产品环比下降12.38%
证券日报 2022-05-14
4月份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数量萎缩 专家称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增长态势
证券日报 2022-05-14
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业绩比拼:招银理财净赚32亿位列第一
澎湃新闻 2022-05-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