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14种语言,他们搭起中外交流之“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4 13:58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有60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涉及语言服务、国家(地区)奥委会和残奥委会服务、奥林匹克/残奥大家庭服务和礼宾、媒体运行、场馆管理、住宿等10个业务领域。因为具有语言优势,会说14种语言的北二外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搭建起中外交流的桥梁。

北二外志愿者保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顺畅运行

在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140名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担任87个国家(地区)代表团助理,基本覆盖了延庆赛区的参赛代表团。除通用的英语服务外,还有不少会说小语种的志愿者为代表团提供语言服务,比如,来自北二外的志愿者张艺萱就是爱沙尼亚语专业志愿者,“当我用爱沙尼亚语对该国代表团人员说出欢迎语时,他们都很惊喜,也很兴奋,接下来我们的交流一直都很顺畅。”她说。

以法语见长的郭戎荣负责延庆冬奥村法国代表团的对外联络工作。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她还有两年在法国留学的经历,法语运用相当娴熟。在参加冬奥会开幕式去“鸟巢”的路上,她变成了“导游”,一路上用法语向代表团成员介绍经过景点的历史,讲述“双奥”之城北京的故事,让客人听得入迷。

北二外志愿者林玲玲在延庆冬奥村设计“每日中文”学习墙

冬残奥会期间,北二外91名志愿者继续担任37个国家(地区)代表团助理,占延庆冬残奥村此岗位的90%。10名交通抵离随车志愿者身着防护服,承担起代表团抵达后到冬残奥村期间的随行陪同任务,他们熟练掌握服务残疾人运动员的原则和技能,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担任丹麦冬残奥代表团助理的梁雨迪,在运动员尼博和教练到来之际,和伙伴一起为后者预订了蛋糕,精心准备了一个欢迎仪式。他们号召老师和同学们发挥北二外的语言优势,录制了多语种的欢迎视频,作为一份见证友谊的小惊喜,感动了运动员和他的教练。

加拿大残奥高山滑雪女运动员特吉恩在训练中受伤,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临行前,她提出想跟“雪容融”合个影。北二外志愿者孙诺妍和王焱在志愿者工作群里收到加拿大代表团负责人的信息后,积极沟通联系,最后将“雪容融”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请”到冬残奥村。见到“雪容融”的那一刻,加拿大代表团的成员都特别激动,特吉恩当场两度落泪。合影后,她们连连向孙诺妍和王焱表示感谢。发生在延庆冬残奥村礼宾会客室的暖心一幕,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孙诺妍(左二)、王焱(右一)帮助加拿大运动员完成了和“雪容融”合影的心愿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礼宾协调中心志愿者魏沛含在冬残奥会开幕前,服务于奥林匹克大家庭休息室。他和伙伴们一起改进了休息室的许多细节,为残疾人运动员和官员提供便利。比如,他们根据不同轮椅的高度,调整了桌椅高度,更换了矮脚取餐台,又为取餐台增加了餐盘滑轨,方便轮椅运动员取餐。

北二外志愿者专业又贴心的服务受到了各国代表团的充分认可,摩洛哥、马来西亚、德国等12个代表团向志愿者和学校发来感谢信,对他们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北二外的近300名语言服务志愿者活跃在延庆赛区,他们使用14种语言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翻译服务,还将中国选手的赛后采访翻译出来供各国媒体使用。冬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副主席小萨马兰奇分别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延庆冬奥村,与北二外志愿者亲切交流并送上新春祝福。巴赫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提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英文缩写“BISU”,夸赞志愿者是未来的外交官和世界交流使者。小萨马兰奇先生则向志愿者赠送了徽章以表达感谢之情。

图片63.png

巴赫先生和北二外志愿者在一起

此外,北二外的76名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服务于延庆冬奥村、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他们为各国媒体记者提供采访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赛事信息服务,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新闻传播到世界各地。

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北二外的8名外籍师生在节目《致敬人民》中亮相。为了这一时刻,他们从去年10月就进入排演阶段,前后参加了46场排练,总时长400余小时。高级翻译学院教师德琳说,“参演冬奥会开幕式演出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事情,我们都很开心,很骄傲。”

志愿者在一线服务,离不开后方的有力支持。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带队老师介绍,为了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安心服务,学校各部门多措并举,在后勤服务和物资供给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保障。学校首次应对长达76天的校外驻地管理模式,建立起宿舍长制度和问卷调研制度,随时关注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针对延庆驻地空间小、天气冷等实际情况,在原有暖心物资包的基础上,学校紧急协调四次物资运输,购置床上桌、浴帘、烧水壶、清洁用品等12类物品、1500多件物资。同时,学校还利用学生会的力量为志愿者采买个人必需品,向志愿者驻地打包运送270多个包裹,解决了实际需求,利于志愿者在岗安心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许丽,用热爱践行冬奥志愿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7
志愿者韩梦:冬残奥村舞龙受热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5
首都医科大学志愿者:点燃青春激情 贡献医者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4
志愿者张一林,跟代表团成员成了好朋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3
北航随车志愿者团队,全力保障运动员安全出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7
侯婧: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2
北京化工大学志愿者孙雪菲:会用九国语言说“你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2
外交学院张元世男: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北京冬残奥会继续绽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