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在为期16天的比赛日里,各国运动员们争金夺银,为全世界冰雪爱好者奉献了一场场精妙绝伦的饕餮盛宴。而在镜头之外,同样有一群人在为冬奥会的精彩呈现默默助力,北京公交Y3车队的151名驾驶员就是其中之一,在冬奥会闭环管理模式下,他们精心服务,用“小”技能助力“大”奥运。
黑板小告示 “破冰”交流阻碍
Y3车队主要承担着赛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运输任务。运输过程中,驾驶员与乘客之间必然会有确认人员是否到齐、确认登车时间和落客地点等问题,而在闭环模式下的驾驶员不能直接开门与乘客面对面交流。
在客四分公司的支持下,Y3车队为每名驾驶员配备了小黑板和笔,驾驶员可以在上面写下想要告知乘客的内容,“请问有什么事,如果有问题给我打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1370……”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解决了与乘客之间的交流。
驾驶员马师傅打趣地说:“感觉以后出去都可以当老师了,字写的越来越好看了。”
“手语”沟通 驾驶员秒懂乘客表达
疫情防控要求闭环管理车辆的驾驶室与乘客隔开,而防疫隔板具有密封性的同时,也有很好的隔音效果,乘客与驾驶员之间有时候只能靠简单的手语进行沟通。
“ok”、“人齐了”、“还有几名乘客未上车”,这些简单的意思大家基本都能理解,但理解错了也会出现笑话。
一次发车前,驾驶员看乘客差不多到齐,站起来用手势比划“是否可以出发”,看到对方给出了“三个指头”的手势,误认为是还差三个人的意思,便继续等候。
过了15分钟看到还没人上车,驾驶员再次向乘客确认,原来刚刚乘客表达的并不是“还差3个人”,而是“人已到齐,可以出发”的意思。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驾驶员已经能够掌握简单的“手语”,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有默契了。
“人脸速记” 一眼就能认出你
闭环管理对于公交驾驶员是个不小的考验,不仅需要熟记自己当天的任务、行车路线和落客地点,还需要练就快速记忆乘客相貌的本领。因为驾驶员每天接送的乘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也会临时收到接送外宾的任务,这就需要驾驶员在早上乘客上车时快速记忆外国友人的相貌,以便确认晚上返程时上车的乘客是否与早上的外宾一致,避免乘客坐错车的情况发生。
不论是冬奥运动员、工作人员还是志愿者,都非常辛苦,很多人会在返程时睡着在公交车内,也经常会出现乘客将随身物品遗落在车上的情况。
如果乘客遗落物品,驾驶员首先会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将物品在防疫站经过消毒处理后暂存,待乘客联系寻找后,先由防疫站人员将物品送到车队,第二天再由驾驶员放在消毒后的车厢内,乘客登车时在驾驶员的监督下自行取走自己遗落的物品。
运送保障至今,Y3车队已捡到乘客遗失的手机十余部,除手机之外,还有对讲机、背包、帽子、手套等。
看懂英文站牌 确保运营线路准确无误
由于冬奥会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为了细致准确的规划冬奥线路和集散地,同时保证外国友人出行的便利性,冬奥沿线的站牌和路牌均已英文为主中文为辅为设计原则。
驾驶员在运送乘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英文字母组合,为了确保运营线路、落客地点的准确无误,Y3车队管理人员专门组织驾驶员在运营之余,理解记忆站牌的英文含义,确保每名驾驶员都能看懂运营线路内英文站牌和车内路牌。
“冬奥会的举办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感觉我们公交驾驶员都与世界接轨了!”驾驶员李师傅说道。
集中散场的时候,由于保障车辆较多、人员复杂,很可能会出现个别乘客上错车的情况,一但乘客上错车,就无法回到自己的住宿地点。这种情况下,驾驶员首先会将其他乘客送往目的地,然后再将做错车的乘客送到车辆停保中心,由车队专门派发一辆闭环管理的车辆将坐错车的乘客送到住宿地,确保乘客能够安全的回到目的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