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北京版的“兰花花”:《探清水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5 14:00

“桃叶尖上尖,柳叶遮满了天。在其位的明公,细听我来言。此事出在京西蓝靛厂,蓝靛厂火器营有一个松老三。提起了松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有儿,生了个女儿赛婵娟……”

这曾是在北京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今天海淀区蓝靛厂火器营的凄婉爱情故事。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博物馆”栏目曾以《老北京情歌》为专题,采用音乐的形式,以生动的音画介绍了《探清水河》的来龙去脉。

“探清水河”故事

《探清水河》讲述了清末民初发生在蓝靛厂火器营的一段爱情悲剧。

相传,清末蓝靛厂北门外住着松老三(后讹为“宋老三”)一家,靠开烟馆为生。老两口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叫大莲。大莲十六七岁时与本村青年佟小六相恋了,但松老三死活不同意,打算将大莲嫁给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

有一天深夜,佟小六来到大莲家里,正在他俩悄悄幽会之时被大莲的父母发现了。这下可惹出了大祸,松老三用皮鞭把大莲打得皮开肉绽,最后给了她一把菜刀、一根绳子、一把剪子叫她自己了断。大莲被逼无奈,一狠心跳进了蓝靛厂东面的清水河(今长河)。佟小六得知后也来到河边,在祭奠大莲之后也投河殉情。为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有人便将他们的爱情故事编成了小曲到处传唱,《探清水河》从此就在北京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有关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有不尽相同的说法。有的说佟小六祭奠完大莲之后,只身来到京城豆芽菜胡同,在一个鞝鞋铺当了一个学徒工,出师以后终身不娶;有的说佟小六被他的舅舅推到河里面,因为佟小六有伤风化、辱没了祖宗;还有的说火器营一个当官儿的看上了大莲,逼她做小妾,大莲死活不从,那当官儿的记恨在心,暗中找人趁大莲在河边洗衣裳时把她推到清水河里,佟小六知道后带了一把明晃晃的菜刀闯进火器营,乘其不备,将他砍死,然后投案自首,最后被发配到了边关。

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而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探清水河》,因曲调缠绵委婉,堪称“北京版的《兰花花》”。

早年间,《探清水河》被那些恪守封建礼教的人视为“淫词浪曲”和“下流小调儿”,松老三被视为正面人物,而大莲和佟小六则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人物。据说松老三、大莲和佟小六还确有其人,就住在蓝靛厂一带,所以早年间,人们为了避讳,一进了蓝靛厂、火器营地界儿,一般就不再唱《探清水河》了,怕让松佟两家后人听见遭其冷眼。

正因为大莲和佟小六的爱情故事凄婉而感人,也因《探清水河》的曲调缠绵而委婉,所以流传至今,被视为北京民歌的经典,还被改编成二人转、单弦儿等,在各地传唱。尽管版本多达四五种,但唱词大致相同,故事情节、地点、人物是一样的。

《探清水河》最初的版本出自清末北京刻板作坊,比如“二酉堂”“宝文堂”等。民国期间,这首民间小调凭借着词曲的吸引力,曾被日本早稻田大学风凌文库和东京大学所收录。1937年以演唱梅花大鼓、铁片大鼓及时令小调知名的艺人郭筱霞,曾多次在京城茶楼及剧场中演唱单弦《探清水河》,并由百代唱片(EMI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

1994年,在整理北京传统民歌时,《探清水河》作为北京民歌中较为罕见的爱情叙事被整理汇编进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2006年,北京海淀区还将《探清水河》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同年8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民歌·博物馆”栏目制作播放了《老北京情歌——》专题节目,采用音乐的形式,以生动的音画,向全国观众介绍了《探清水河》,从而也使蓝靛厂因这首民歌而知名。2007年《探清水河》被收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各地经典民歌集萃《民歌博物馆》。2009年再次被收入《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

“长河”俗称“清水河”

《探清水河》之“清水河”,即今天蓝靛厂火器营东侧的河流,其自北向南而流,而今多称之为“京密引水渠”,被誉为“京城水脉”,史称“长河”“南长河”。它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城内现存的唯一一条明清两代的御用河道。

据《北京水利发展史略》记述:历史上的长河,不同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名字。辽代称“高梁河”,金代称“皂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玉河”,清代始称“长河”。清代帝后往来西郊皇家园林(西苑),多乘车、轿出西直门,然后换乘龙舟沿长河至清漪园(今颐和园),由此该河也有“御河”之称。又因水流清澈,清代也被俗称为“清水河”,由此便有了《探清水河》之曲。

长河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它从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向南至麦钟桥,折向东南,到西直门注入北护城河,再向东流至德胜门入水关,最后注入积水潭。元代都水监郭守敬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通过这条河道入大都城,再连接通惠河,以兴漕运。明代晚期,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淤塞。到了清代,乾隆帝兴修水利,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完成了对长河的清挖河底,局部拓宽和整理泊岸的工程。疏浚后的长河,成为皇家由大内(皇城)通往西郊御苑的专用水路。

《探清水河》中有“前方罗锅桥,近瞧蹬蹬儿高,心似荷叶就在水皮儿漂”之唱词。据传大莲殉情之处为清水河上的“罗锅桥”,而佟小六也是在此祭奠大莲的。当地盛传“罗锅桥”即今天长河北端的绣漪桥。

历史上南长河上有多座桥梁,如绣漪桥、长春桥、麦钟桥、白石桥、高梁桥等,只有绣漪桥为单孔高拱石桥,俗称“罗锅桥”。

绣漪桥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其建造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全石结构单孔高拱券桥。桥身长32.2米,全长44.8米,宽5.8米,桥堍外口宽19米,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

北京老话有“天坛看松,长河看柳”之说。长河两岸,绿柳密密如帘幕,每到初春时节许多人到此看柳,逐渐成为一种旧俗。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美长河沿岸的风光:“长河雨后波增涨,趁爽平明好进船。柳岸忽闻嫩簧响,始知复育化成蝉。”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破坏了西郊的皇家园林,长河沿岸的一些建筑和树木也都被烧光。昔日翠柳成荫,清波荡漾的皇家御河,呈现出破败不堪的凄凉景象。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乘龙船途经长河时,见到破败之景,即命醇亲王治理长河两岸。从西直门外登船处的倚虹堂开始,一直到颐和园南面的绣漪桥正南泄水闸止,每隔两丈种植两棵水杨,水杨之间,夹种一株山桃。经过治理后的长河,绵延二十余里,每到阳春,红绿相间,柳暗花明,景色绝佳。而到了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经过治理的长河沿岸的树木再次被烧光。自此之后,清室已无力再进行治理,致使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这条御河也再没能恢复昔日的繁荣,直到1949年以后才得到逐步治理。

长河曾是海淀区四季青公社的灌溉水源之一,20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河北段西侧和中段两侧曾有许多农田,分别属于玉泉大队、蓝靛厂大队和万寿寺大队,以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到90年代末,稻田和菜地基本消失。

长河还是蓝靛厂、火器营附近的一道景观,过去每到夏日,附近的村民便到河边消夏、乘凉,许多人还到河里泡凉水澡,碧水、绿柳与欢笑的人群,构成一道清凉的夏日风景。

1998年,市政府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对长河主河道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治理,其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经过一个冬季的奋战,全面疏浚了河道,修建了河堤、护栏,广植了树木,从而使“水流畅起来。两岸绿起来”。1999年7月正式通航,成为一条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古老河道。

“蓝靛厂”溯源

《探清水河》头一段,便唱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京西蓝靛厂”,位于海淀区西部,今天大致地理位置:东至长河(京密引水渠),西为西四环北路,南依远大路,北为北四环西路。

蓝靛厂因历史上生产加工蓝靛而得名,曾与西苑街、成府街合称“海淀三街”。清代乃至民国初期最为繁盛。

蓝靛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风干后呈黑色,是古代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染料,又称靛青。成语“青出于蓝”之“青”便由此而来,即从靛青(蓼蓝、菘蓝)中提炼出的黑色染料。蓝靛也可药用。《本草汇言》称:“蓝靛,解热毒,散肿结,杀虫积之药也。”早年间作为中草药多被民间使用。

蓝靛厂于明代永乐年间开设,历史上这一带地洼水清,土地肥沃,朝廷派人在此种植蓼蓝、山蓝和菘蓝草。“草长成,将其叶铺木板上,渍之以水,令起酵发热,待干燥后上下搅和,又渍水发酵,如是多次,至酵全息,则成暗青黑色,谓之蓝靛。”当时蓝靛厂设“内织染局”,《明史·职官志》云:“城西蓝靛厂为此局外署。”《宛署杂记》称:“蓝靛厂靛户三名,每名银四两。”《燕都杂咏注》载: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在此建护国洪慈宫,后改广仁宫(即西顶娘娘庙)。“城西蓝靛厂碧霞元君庙地低,年年男女抱土袋往祀,名进士”。

清初蓝靛厂尚有蓝靛的种植与加工,只是明代的“内织染局”被清朝改称“织染局”,织染局外署辖蓝靛厂。到了清康熙末期,蓝靛的种植和加工已大为减少,乾隆年间蓝靛厂已无蓝靛的种植与加工,但作为地名,被沿用下来,且史料中多有记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酉,“上诣蓝靛厂”,说的是高宗弘历曾到过蓝靛厂。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了加强京畿的防务,特别是为八旗火器营兵提供一个合练之地,乾隆皇帝下令,在蓝靛厂附近设置外火器营。从此“蓝靛厂火器营”逐渐成为这一地域的泛称,也逐渐发展成为京西重镇。

爱新觉罗·奕绘(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之孙)在《次早晴,携儿载钊试马西岭,晚宿双桥》中有“春水直通蓝靛厂,西山尽人上皇诗”之诗句。

清末时形成蓝靛厂大街,是京西著名的商业街之一。清代学者震钧在《天咫偶闻》中称:“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县。”由此可见当时蓝靛厂一带已成城镇,其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县城。

蓝靛厂包括厂大街、厂后街、厂北街、厂胡同、红门村、下村、石佛寺、戏楼。其中蓝靛厂大街分为南大街和西大街,南大街较长,东西约三里,西大街较短,南北约一里,两街呈直角拐尺状。当年街道两边店铺很多,油盐店、粮店、杂货店、肉店、烧饼铺、小酒店、小吃店、棺材铺、茶叶店、首饰店、杠房等,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久居在这里的以满族人居多,还有不少回族、蒙古族。

民国时,蓝靛厂一带尚有一些旗营的遗迹,主要街道还基本保持旗营的格局,解放以后,成为长河西岸一个很大的聚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四季青公社蓝靛厂大队,以蔬菜生产为主。1986年成立蓝靛厂村委会,这一地域同时也属紫竹院街道辖域。

自2002年以来,蓝靛厂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拆迁改造。如今的蓝靛厂已经面目皆非,昔日繁华热闹的蓝靛厂大街早已不见了踪影,蓝靛厂及周边地区建起了世纪城,呈现出一派都市景象。

“火器营”说故

《探清水河》头一段,还唱出了“火器营”这个地名,也称外火器营,在蓝靛厂的北面,因清代在此设外火器营而得名。

据《清代战事录》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选八旗满洲、蒙古习火器之兵,另火器营组为营。”“营兵有鸟枪护军与炮甲两种,额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护军六人,炮甲一人,分内外二营操演,在城内的为内火器营,分枪、炮两营。在城外的为外火器营,专习鸟枪。内外二营总数是七千八百多人。”内火器营设置于京城之内,营兵均随八旗兵驻在城内四城,毎旗均配有一部分火器营的兵,主要负责守卫皇城。“额设鸟枪护军二千六百四十人、养育兵九百四十二人、炮甲八百零八人,分设枪营、炮营,各习枪炮,并练习步射、骑射及舞刀、舞鞭、舞长枪、骗马、掼跤等技艺。”外火器营即设于京西蓝靛厂,因京城之内火器制造和操练需要大片空间,且具有一定危险性,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管理八旗火器营事务的蒙古都统色布腾巴勒珠尔奏请将城内火器营官兵集中迁至城外,即今天蓝靛厂火器营所在地。其专职既有制造火炮、炮弹、枪药和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也演习弓箭、枪炮技术,参加多次重大战事,且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

外火器营“东挽清水河(今京密引水渠),北倚万寿山,西望西山诸峰,南俯蓝靛厂”。营区为长方形,南北长约四里,东西长约一里,营中修五条横街,将各旗营区相隔开。每营章京下设五个掰子,各负一档,分别负责政务、经济、户档、钱粮、营务,内有演武厅、抱厦、配殿、看守房、月台、门楼等高大建筑。当时建有各种营房、官房1700多间。驻扎由满蒙两族组成的正红、正黄、正蓝、正白和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八旗营兵,驻军及家眷有一万余人。营中还有专职制造炮弹、枪药和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库,营兵平时演习弓箭、枪炮技术,并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旗营的管理由内营人员选派协理事务翼长一人,署翼长营总一人,营总三人,鸟枪护军参领四人及额设笔帖式八人,办理章奏文移事务。

外火器营设立后的百余年间曾多次参战,“平准噶尔、定回部、扫金川,降缅甸、镇安南、屏卫关陇,巩固边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外火器营内生活的旗兵及家眷达万余人,加之旗人所有的俸禄(俗称“铁杆庄稼”)待遇,强大的购买力,使不少山东、山西和附近村子的商户、小贩云集营房南门外,逐渐形成集市。

到了清末,火器营的武器陈旧,兵丁战斗力下降,旗民饷银不能足额发放,生计日益艰难。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旗营相继解散,存在了140多年的火器营逐渐变成居民区,但仍以“外火器营”相称,村民以满族人居多。到了民国后期,旗营的绝大多数营房及其他建筑逐渐毁坏或废弃。解放初期,形成一个巨大的村落,以方位称外火器营镶白旗、镶黄旗、正蓝旗、厂西门、北营房、厂北街、北门外等。1958年成立四季青公社时属蓝靛厂大队。1963年成立蓝靛厂街道办事处(1978年9月改称紫竹院街道办事处)时,划归该街道办事辖域,但地界内的农民仍属四季青公社,实为四季青公社与蓝靛厂街道办事处共属地域。

2002年以后,随着蓝靛厂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火器营被整体拆除,如今昔日的古老村落早已消失。

文/户力平

供图及绘图/户力平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