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发布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中文摘要版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球10—19岁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精神疾病。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个本该充满朝气的群体中却不乏厌学、拒学、迷惘和抑郁等现象。尤其在中考、高考后,不少青少年更加容易空虚迷茫,陷入电脑游戏或者无所事事的状态中。
同样的学业压力、同样的竞争环境,那些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出自什么样的家庭?在中国教育报和深圳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第十八期深圳“家庭教育大讲坛”上,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一一解析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及其家长发生积极的改变和调整。
青少年心理问题凸显需从教育生态上寻找根源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徐凯文认为,目前的教育焦虑和内卷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的原因之一,另外疫情的影响也是导致问题集中爆发的一个因素。
最近中科院心理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调查蓝皮书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徐凯文说,他自己在过去一年开展的青少年相关调研也验证了这一结果,有的班级里甚至超过20%的孩子有抑郁问题,而且越是竞争激烈的名校,抑郁的比例越高。“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确到了要引起重视的程度。”
徐凯文特别谈到了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空心病”现象,这也是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生群体心理咨询经验提出的一个概念。“我接触了大量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他们一路上都是考场上的赢家,但是却陷入到一种抑郁状态中。”
徐凯文介绍了“空心病”的重要特征:抑郁孤独,觉得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内心空虚,迷失自我;突出的行为特点是特别寻求外部认同,即需要从别人的肯定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还表现为既在乎别人的评价又害怕别人的评价。
“空心病”还有一个典型症状是自我厌恶和自我否定。“为了取得好成绩,会反复做同样的习题,这会导致一种自我厌恶心理。当一个人总是在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他就会自我否定。当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变成厌学,当考试和挫败联系在一起时就会拒绝考试或躺平。走到比较极端的状况时,就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自我伤害和放弃生命的想法。”
徐凯文认为,不能只是通过理论和技术层面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简单归因于家庭教育或原生家庭的问题,“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要从教育生态和教育环境上寻找根源”。
父母须调整自己心态,理解孩子的障碍和误区
在徐凯文参与的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中,父母反映教育中最大的难题是缺乏有效方法,亲子沟通不畅。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甚至倾尽全力,但为什么出现如此多的亲子冲突?徐凯文从三个方面分析父母应该秉持的观念,建议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状态和需要。
不固守刻舟求剑的观念。不用已过时的标准去和孩子沟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状态,减少亲子冲突。
在徐凯文的来访者中,一名有严重抑郁情况的中学生和父母一起来寻求帮助。徐凯文建议他们去看一部反映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电影。结果一家人看完电影又吵架了,原因是讨论“什么是幸福”的问题时发生了分歧。父母是“60后”,当年从农村考到北京,他们认为吃饱穿暖就是幸福了,孩子一听就急了,他认为可以和父母平等对话、能够对自己的事情做主才是幸福。
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变,父母唯有放弃刻舟求剑的观念和做法,努力跟上时代和孩子成长的步伐,才能弥补代沟,避免亲子之间的冲突。
不陷入拔苗助长的教育困境。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误读,使得焦虑的父母们拼命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最好的大学。结果就是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满,或者是超前学习,导致孩子没有充足的时间睡觉、游戏、运动,这样的孩子哪有身心健康可言?
学校教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曾有中学教师对徐凯文说,功利化的教育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题海战术也许的确有效,但只是为了得高分的重复练习却造成了孩子的厌学情绪,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也被消耗殆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剥夺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就身处网络时代,海量信息带来便捷也带来浮躁,他们每天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没有营养的垃圾信息,让他们没办法去体会生活细节的美好,造成感觉的剥夺。
有不少青少年表面上看是抑郁,实际上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他们沉迷游戏并不是因为真觉得游戏多好玩,而只是为了“杀掉”自己的时间。
徐凯文结合以上的背景和现实,总结了当代青少年心理危机频发的几大原因:单纯的家长和复杂的孩子之间的矛盾;信息爆炸对美好感受的剥夺;代沟造成亲子沟通的困难;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评价体系的单一,对考试和分数的过于看重,使得孩子内卷得厉害,支撑他们自我价值感的东西变得非常薄弱。
徐凯文认为,孩子如果出了问题,一定是他成长的环境出了问题。“仅靠国家出台政策减轻学业负担是不够的,关键是家长的心态要调整,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压力的最终承载者。”
送孩子三个心灵成长礼物,让他们成为自我和谐的人
父母因为深爱孩子,总想给孩子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但父母们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才是最美好的东西?徐凯文结合这些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经历,分享了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可以帮助孩子心灵成长的礼物。
第一个礼物是选择的自由。
一位来中国访问的瑞士女孩给徐凯文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女孩正在读的博士专业是研究一种中世纪已经失传的语言,她说自己毕业后可能就面临失业,但是她一点儿不后悔,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找徐凯文咨询的学生中正好有个相反的案例。这个学生的大学专业是金融管理,成绩优异,但是到了大三坚决要求退学,原因是他自己本来想学历史,但家长逼迫他一定要学将来能拿高薪的金融管理专业。
“家长是否可以把选择的自由还给孩子,不要逼着孩子去学他不喜欢的专业,何必等到把孩子逼出精神或心理问题再后悔呢?”徐凯文说,父母与其把钱花在大量的课外培训上,不如花在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上,让孩子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的人生才会更有幸福感。
第二个礼物是无条件的爱和陪伴。
徐凯文说,我们的祖先三千多年前就有关于亲子关系的智慧,比如甲骨文中的“好”字,画的是一位妈妈抱着孩子的形象,清楚表达了现代心理学最核心的对人性的理解,即当父母抱着自己孩子时是感觉最美好的时刻,亲子的陪伴和温暖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徐凯文说起他咨询过的一个案例,一个高中男生喜欢班上的一个女孩,他向这个女孩表白遭到拒绝后,感到非常愤怒,并出现了自我伤害的行为。孩子来咨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孤儿”。他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碌,很少在家陪伴他。即使父母在家时也都各自忙工作。所以他才会对亲密关系有如此强烈的渴求。“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没有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那亲子关系必然出现问题。”
第三个礼物是人性的高尚与美好。
徐凯文认为,人的本性当中生而有良知。人如果内心有信念和使命感,确信自己做的是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他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但如果做一件功利的事情时,人就容易有自我否定心理。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先要努力成为一个美好和高尚的人,然后帮助和支持我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这样他们会喜欢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价值所在。”
徐凯文认为,人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源于环境对人性的扭曲。环境不仅是小环境的原生家庭,更重要的是文化、时代和周围人的大环境。将人物化、异化从而低级化,是造成人们对世界和自己失望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给孩子提供符合他的成长规律和需要的环境和爱,他们就会健康茁壮成长。而摒除恐惧、焦虑、抑郁的良方之一是,人能够向内诉求,回归自己的本心和良知,从而达到自我和谐。”(陈明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杨咏梅)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