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等30部优秀作品将通过网络文学平台推向海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09 15:20

“我们将探索新模式,催生内容+渠道传播增量,将《穆斯林的葬礼》等30部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点众科技等重点网络文学平台推向海外。”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在10月9日上午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上透露道。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以“网颂百年 文谱新篇”为主题,主体活动由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平行主题论坛、企业分论坛、主题展示互动、闭幕盛典五个部分构成,呈现中国网络文学现状、生态及前景。同时,大会首次尝试IP文创市集,吸引了如人民文创、国家图书馆等32家企业参与,于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海淀公园内专设IP文创市集区域,将网络文学IP衍生品从线上搬到线下。

微信图片_20211009152118.jpg

在开幕式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2020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背景、产业现状、主要特征以及趋势和展望。

据悉,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49.8亿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人,日均活跃用户约为757.75万人。出海市场规模11.3亿元,增速达145%。2020年累计创作2905.9万部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者累计超2130万人。网络文学用户订阅付费习惯逐步养成,版权收入、广告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形成新的运营模式。

微信图片_202110091521181.jpg

对此,王野霏指出,网络文学在国际传播中有着传统文学作品无法比拟的优势,已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将探索新模式,催生内容+渠道传播增量,将《穆斯林的葬礼》等30部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点众科技等重点网络文学平台推向海外。”

王野霏还表示,将借助科技力量,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充分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打造网络文学产业强增长极。“我们将深化融合发展,打造更多IP推介转化平台,推动网络文学与影视、戏剧、动漫、游戏、传统出版等多元业态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链有机衔接和成果转化,在付费阅读、版权交易等已有模式基础上,探索更多新商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王野霏还就当前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提出几点意见。他希望广大网络文学作家自觉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坚决抵制流量至上、泛娱乐化、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等不良倾向;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为青年读者提供更多优秀精神食粮。

微信图片_202110091521182.jpg

“顶流不代表主流,大流量不等于正能量。”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何常在则分享了他对于“网络作家如何在今天加强精品创作意识”的思考。何常在认为,网络作家要自觉地树立起精品创作的意识,需要主动地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切身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写出精品力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人数首次突破3000万大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09
(年终特稿)中国网络文学加速出海 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4-12-22
网络文学主流化提速,激发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8
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京启幕 81部优秀网文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2
网络文学呈现“国潮热”
光明日报 2024-03-04
网络文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人民日报 2023-05-04
网络文学出海,9部翻译作品阅读量破亿
解放日报 2023-03-23
中国作协发布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
新华社 2023-03-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