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致其衣不蔽体的视频传出后,我原本不想多说什么。在我看来这事儿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看到西安地铁8月31日的官方通报之后,我又有点坐不住了。在西安地铁的描述里,保安的行为被称作将女乘客“带离车厢”。“带离”这个动词原来还能这么用,也是大开眼界。如今这个时代,回应舆论关切早就是公共部门的基础课了,像西安地铁这样无视满天飞的视频文过饰非的“后进生”,也不知道有没有公关媒介专家愿意抢救一下。承认错误这么难么?
西安地铁的迷惑回应把舆论整得一度也有点懵,这事儿莫不是要反转?瞅着也不像。所以究竟有何“内情”?
可事实上道理并不难掰扯。女乘客的行为确实越界,与其他乘客发生口角和轻微肢体冲突后又不听劝导,扰乱了车厢秩序。但保安的行为更加越界。他无权强制带离乘客,而且看过视频的人大概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疑惑:为啥他非得把女乘客拽下车呢?女乘客当时坐在座位上,与站在至少一米之外的男性乘客争吵,尽管失态,但并无威胁他人安全的迹象,保安还挡在二人中间。如果这时候安抚双方,等待警察上车处置,可能就不会有之后不忍直视的场面。
我不相信保安是故意扯掉女乘客衣服的,更可能只是莽撞,但我还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替他辩解。身为保安,他理应接受过基本的职业训练;身为普通人,他也该有同理心,换作是自己的姊妹、亲人,他会在扯坏对方衣服之后还不收手、在对方狼狈得只剩下内裤的时候还要继续拉扯她吗?如果因为阻止越界行为的“出发点”,就要宽恕这等公开羞辱,那公共生活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9月2日,西安公安局和纪委监委也做出了回应。保安停职调查,其所在的公司被责令整改,纪委监委也处分了多位相关负责人。但我心里依旧很堵,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所有公共部门的通报里,我们看不到对受辱女乘客所表示的哪怕一点点歉意或者同情。事情发生在地铁这种“城市窗口”,公共部门的通报里却体现不出城市的温度,实在令人遗憾。
与有关部门态度相呼应的,是部分网友对女乘客的凝视与诘难。针对女乘客的厌恶情绪倒不难理解,一旦被贴上类似“泼妇”的标签,她所承受的折辱似乎都能归咎于“自作自受”。至于她的行为是不是果真如一些人所说导致了地铁晚点、威胁到了一车人的安全,反正官方通报里看不出这点,可谁在乎呢。她不再是自己,她成了一切撒泼耍赖者的代言人。
通报里说,女乘客返回车厢后是“自行整理好衣服”的。这是让我特别难受的一个地方。女乘客身上几乎只剩内衣内裤、被保安拖拽追赶时,车厢里没有人制止保安,地铁官方通报里倒是出现了“其他热心乘客”,一起把女乘客“带离车厢”;也没人替她遮挡一下,包括那个站在门口的、穿着制服的女性地铁工作人员。我反对轻易使用“冷漠看客”这个概念,比如嘲讽三年前万州坠江公交车上那些没有阻止司机与乘客斗殴的同车乘客就很不人道。可在地铁里对一个被当众拖拽到衣不蔽体的同胞伸一把手并不需要太多勇气,我以为这是本能。
女乘客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鄙,我完全没有兴趣替她开脱。可因为她“闹事”,所以即便受辱也不配得到帮助、甚至不配一个道歉吗?她所遭遇的冷漠态度背后隐含着一种价值排序,只要假借某种“正义”、占到了某个“理儿”,他人的底线尊严就不值一提。公共生活中,如果“人”被如此漠视,那也无异于“衣不蔽体”,让人毫无安全感。
既然提到了万州公交坠江事故,就多说两句。西安地铁事件中的保安和万州公交车上那个司机都肩负维持秩序的职责,却成了激化矛盾、“拱火”的那个人。公共服务行业如果缺乏基本的职业规范、职业素养培训,从业者只凭朴素的“直觉”行事,公共生活也不可避免时不时陷入“裸奔”的危险境地。从偶发事件中梳理出线索、作为改进社会治理的方向,才不辜负一场喧嚣的热议。
女乘客衣不蔽体的视频在许多人心中投下了一片阴影,但我更怕生活在一个“衣不蔽体”的公共空间。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