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世界范围内拥有最广泛读者的科幻作家之一,其作品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销量4000余万册。1996年,他被授予波兰国家奖章“白鹰勋章”,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2021年是莱姆的诞辰百年。为纪念这位无与伦比的作家,波兰直接将今年命名为“莱姆年”,而译林出版社也于近日推出中文简体世界首套“莱姆文集”,包含了他的六部代表作:《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其主之声》《无敌号》《惨败》《伊甸》。其中,《索拉里斯星》为全新译本,其余五部皆是首次译介。
许多人了解莱姆是从《索拉里斯星》开始的,这本书也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电影《飞向太空》的原著小说,被戴锦华称为“一部现代哲学读本”。据译林出版社透露,莱姆文集于7月29日首发,首批上线的书籍被秒空,让出版方百感交集的是,目前市面上甚至已出现盗版书。
在这套文集中,《惨败》是莱姆的封笔之作。它讲述了人类远征队一步步将一个陌生的异星文明逼入绝境的故事,是此次出版的莱姆文集中篇幅最大的作品。
“翻译完莱姆的《惨败》之后,我再也不想做翻译活儿了!”《惨败》译者陈灼曾挑起菲利普·迪克作品翻译的大梁,翻译过多部科幻作品。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惨败》翻译难度体现在对外星风貌的细致描写上,莱姆采用了无比繁复的语句来处理一些特别场景,有时候一个单独的句子就有上百个单词。还有极为详细的技术细节,用以丰富读者对天体物理学,大尺度行星际工程学,飞船动力学的想象,以及具有强烈思辨性质的宇宙演化,生命演化,技术演化等推演。
“我个人最欣赏莱姆的是他本人保持的动态均衡。以他的学识完全可以做一个职业的哲学家、控制论专家,或者完全做一个职业的文学家,但他却能够做到在两个领域都游刃有余又不完全属于两个领域。”陈灼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他利用对哲学、控制论、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涉猎,将对人类命运的思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但本身又完全不受现代小说写作流派和理论的束缚。反过来,他又利用来自写小说带来的不羁想象力,贯彻到他对科技、社会、文化、形而上学的全面思考和非虚构写作中。”
莱姆1921年出生于波兰利沃夫(现乌克兰利沃夫)一个富有的医生家庭,他当过汽车技工,获得过医学博士学位,还曾创立波兰宇航协会。
他的小说主人公常被置于一个新奇的环境中:来回穿越的异时空,机器造反的世界,挤满各种奇怪生物的星球。他钟情于这些程式,并不是因为他相信这类叙述所描画的场景,也无意于描绘一个“真实的未来”,而是想用它们来建构和检验自己的“文学模型”,借此表达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看法。他说:“我感兴趣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不是个体的命运。”
在《索拉里斯星》里,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胶质海洋覆盖。根据人类既有的认知,这样的星球的运转轨道应该是不稳定的。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星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这激发了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在这个故事里,人类不是绝对主角,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外星人”存在。这个故事中最大的惊骇和奇观,就是这个星球本身:它乍看起来死气沉沉,却能够暗中幻化无数物体乃至人形,呈现人内心深处的欲望,甚至用这些“非人”事物,击溃人的情感、道德乃至生死防线。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像一面镜子,映衬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
除了《索拉里斯星》中蓝色的大洋,莱姆的小说还描绘了大量外星生命,比如《无敌号》里独特的机械昆虫,《伊甸》里生活在绝望和恐惧中的外星人类等等。尽管描写了人类与外来生命的接触,但莱姆更想探讨的是人类的本性:人类有很多弱点和局限,只有遭遇身份危机,我们才能正视自己的认知边界。
此前,很多作家对莱姆有着很高的评价。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时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特评价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刘慈欣说:“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吴岩表示:“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文/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