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的美曾经征服世界,数百年间,不论地域、文化、种族,无数人都为之倾倒。但今天人们似乎把关注的焦点全然转移到他处,比如陶瓷的稀有程度、研究价值、市场潜力等,很少真正关注它的美。
近日,一直致力于景德镇瓷艺复兴,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的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推出一本讲述陶瓷之美的全新力作《古瓷之光》。
新书借由一件件陶瓷史上的杰作,让人们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陶瓷无限丰富的美。近日,该书首发式在京举行。活动现场,涂睿明向读者讲述的陶瓷的鉴赏方法,专业解读博物馆里看不到的种种细节。
“在我眼中,陶瓷之美的历史,是一件件美妙陶瓷的历史,像一颗颗珍珠,在历史上闪烁着迷人光彩。谈到宋瓷,我脑中浮现的是汝窑水仙盆,官窑的弦纹瓶,建窑的兔毫盏;说到明代瓷器,我想到翠青釉三耳盖罐,甜白釉梅瓶,填红三鱼高足碗,青花海水龙纹抱月瓶。每一件都具体、真切、无与伦比,它们串起如项链。”涂睿明如是说。
“理解与欣赏陶瓷之美,我们需要调动种种感官,也需要了解一些背景和细节。”活动现场,作者涂睿明结合自身烧制与研究陶瓷的经验、感受与思考,以朝代为序,精选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上77组至美珍宝,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提供了多角度的古瓷观赏之道:先秦留存的陶器,以无比生动、准确的细节勾画出先民们的生活场景;色彩绚烂的唐三彩马是唐人爱马的最好印证;小小的香炉,则是宋人精致生活的复现……一件件瓷器映照着时代万象。通过了解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读者可以窥探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
谈及创作《古瓷之光》的初衷,涂睿明表示,希望读者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
在涂睿明看来,陶瓷之美不仅包含着造型之美、绘画之美、材质之美以及工艺之美,更包含着生活之美。每一件瓷器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满足于生活的需要。“这些陶瓷,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中国陶瓷惊人而无穷的魅力。我希望从通过这本书阐明这些美是如何产生的,要如何欣赏,又是如何与古人的生活发生联系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