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官网6月7日消息,外交部原副部长郑泽光已抵达英国履新,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第12 任特命全权大使。
“在这一重要时刻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既是光荣的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郑泽光在抵英履新致辞中表示,他期待同英国政府和各界朋友一道,加强接触与沟通,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
今年1月31日,第11任驻英大使刘晓明卸任。驻英11年,刘晓明是中英关系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国驻英使节,也是中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驻外大使。
曾是外交部最年轻副部长
郑泽光出生于1963年10月,广东普宁人,1986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后获得赴英留学机会,公派英国卡迪夫大学学习。
在外交部任职期间,他曾经三次派驻美洲,历任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使馆职员、随员,驻美使馆二秘、一秘、公使;其间三次回国任职,历任北美洲大洋洲司随员、三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2008至2010年期间,他担任北美大洋洲司司长。
2010年,中组部组织央地干部交流任职,66名中央和国家机关中青年干部下派地方,郑泽光是其中之一,他于2010年7月任南京市委常委,随后兼任副市长,2013年1月起兼任常务副市长。
在南京任职三年后,2013年5月,郑泽光回到外交部,担任部长助理。2015年,52岁的郑泽光升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为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今年2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消息,免去郑泽光的外交部副部长职务。
6月2日,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在社交媒体发布与郑泽光合照,祝即将赴伦敦履新的中国新任驻英大使郑泽光一路平安。
多次参与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郑泽光分管美洲、大洋洲和拉美地区事务。
新华社报道显示,郑泽光曾多次参与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时任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上海举行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郑泽光参加磋商。
2019年10月,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率团访问华盛顿,同美方举行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时任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是中方代表团主要成员之一。
郑泽光(右五)
2019年12月13日晚,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对外发布。
当天晚上11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郑泽光也是发布人之一。
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关于美方承诺取消关税有无具体时间表等问题时,郑泽光表示,协议的达成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
他说,关于中美关系,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致力于同美方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同时,我们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此外,郑泽光还多次因美方涉华制裁和消极议案召见美国驻华使馆官员。
2020年7月15日,郑泽光召见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就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所谓“香港自治法案”及有关行政令提出严正交涉。
郑泽光指出,美方在涉及新疆、西藏、南海等问题上采取了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利益的恶劣行径,进一步暴露出赤裸裸的霸权主义本质。中方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反制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核心利益。
2020年12月8日,郑泽光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傅德恩,就美国务院宣称将制裁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14位副委员长提出严正抗议。
郑泽光强调,中方奉劝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有关决定,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否则,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只能由美方完全承担。
中英关系
外交部官网信息显示,英国于1950年1月6日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中英于1954年6月17日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经贸关系方面,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直接投资目的国和第二大引资来源地,中国是英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非欧盟贸易伙伴。
在人文交流方面,英国是较早同中国开展教育合作交流和接收中国留学生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赴英各类留学人员约20万人,英在华留学生约1万人。在英现有30所孔子学院和163间孔子课堂,数量居欧洲国家之首。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郑泽光在抵达伦敦履新致辞中还提到,35年前,他曾作为公派留学生到英国学习,当时中国留英学生只有几百人,目前这个数字已超过20万。
郑泽光指出,中英两国人民对加强交往与合作都有着强烈的愿望。双方要继续为两国人民铺设更多的交往之路,架起更好的合作之桥,打造更实的友谊之基。
他同时表示,当前,中英两国各自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英国面临打造“全球化英国”新任务;两国也共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双方应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深化贸易、金融、创新、人文等领域合作,加强在抗击疫情,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配合,妥善处理两国间的分歧,使中英关系更好地惠及两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资料 | 新华社、外交部网站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熊颖琪
校对/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