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辩热点 中国青年说共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24 08:06

昨日,以“声生不息,和合共赢”为主题的2021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BeijingInternationalModelUnitedNations2021)在京闭幕,在为期四天的会期里,来自全国160余所学校的约650名优秀代表在10个不同的委员会中模拟联合国的议事规则,深入讨论、纵横捭阖。他们希望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发展、也重现鲁尔危机的风云;他们致力于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也关心着老年人的生活和幸福;他们积极推动医疗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也在思考疫情中的旅游业该何去何从;他们关心着这个地球,积极思考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中的应对方案,他们寻求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海洋农业的机遇与挑战……模拟联合国大会期间,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走进了外交学院,聆听了这些优秀学子提出的“青年方案”。

支招国际热点青年“外交官”展锋芒

“请支持该动议的国家高举国家牌!”5月21日,当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走进外交学院教学楼时,世界卫生组织“成员”正在对“以中、美、俄、欧盟中有较强疫苗研发能力的成员国牵头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苗联合研发组”这一议题进行举牌表决,其中,印度、南非、西班牙代表均投了赞成票。

微信图片_20210524080258.jpg

微信图片_20210524075522.jpg

作为南非代表,来自外交学院的学生张元世男在辩论环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只有通过组建疫苗联合研发小组,让研发的疫苗实现数据共享和专利共享,才能更好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在辩论中,他还举了“阿斯利康疫苗对南非变异毒株效果甚微”的例子。

微信图片_20210524075529.jpg

“前期的准备以及会上的讨论让我深刻了解到了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新冠疫情下的艰难局面。疫苗的短缺以及经济的滞缓让本就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张元世男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这次他代表南非国家,提出要推动疫苗研发、分配的国际合作。在鼓励掌握相关研发技术的国家对欠发达国家,进行疫苗捐赠支持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他更希望各国加强区域间疫苗研发合作,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疫苗对不同毒株的有效性。

同样,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现场,来自北京大学的韩国留学生罗智勋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尽管这次他代表的是美国,但无论是美国、韩国还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普遍严重,“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现状,就要想办法去适应,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罗智勋认为,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改善医疗保障系统,开发“银发经济”,都是缓和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聚焦国际热点议题设置多元化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此次大会涉及“朝鲜半岛”“城市不平等”“新冠疫情后的旅游市场”“疫苗研发”“海洋农业”“妇女参与和平进程与维和行动”等多个紧扣全球热点的议题。

微信图片_20210524075543.jpg

微信图片_20210524075516.jpg

在大会中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主席的战宇飞,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参会了,他也是外交学院的学生。在他看来,这次大会议题设计非常新颖,很多委员会都采用了“双议题”的设计方式。“两个议题不同,但又相互关联”,战宇飞说,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的两个议题就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疫苗研发”和“医疗资源的流通与共享”。这两个议题既有人类一直以来面临的卫生难题,又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引起各国重视的领域。对于“双议题”而言,代表们需要深入思考“双议题”的设计思路,更全面地进行调研,充分利用两个议题的联系和不同,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并结合过往的经验教训、联系当下的实际情况、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524075535.jpg

“代表们既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的委员会,也要了解自己所代表的国家。”作为主席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赵嘉珩建议,在准备的同时,代表们既要把议题读“大”,去尝试寻找两个议题之间的关联,以及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也要把议题读“小”,在会前对两个议题进行比较准确、细化地拆分,这些都将有利于各位代表在会场上更加充分地对议题进行剖析和讨论。“在会场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动议,并通过谈判、斡旋、磋商等多种方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同台竞技,进行积极的斡旋与沟通,共同在全球合作的大背景下探寻解决之道。”

打开全球视野从模拟联合国开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壮大,模拟联合国大会逐渐受到全国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也了解到,很多中学和大学学子对这个活动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打开全球视野,就是从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始的。

“我与模拟联合国结缘于高中刚入学时校园张贴的一张招新海报”,来自北京一六一中学的高晟皓说,海报里,一位学长正高举一张写着“黎巴嫩”三个字的国家牌,这是一个大多数人不太熟悉的国家,站在海报前,他渐渐陷入思考:究竟是怎样的一项活动,可以做到让一位学生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国际舞台”中,完全代表另一个国家的立场去提建议?也是从那时起,高晟皓对模拟联合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直到今年年初,他终于收到了邀请函,喜出望外之余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会前准备中。

高晟皓遇到的第一个“坎儿”就是会议的议事规则,通过多次培训和反复研读,他逐渐熟悉和理解了大会的北京议事规则。马上,高晟皓又遇到了第二个困难:此次他代表的国家是西班牙,身在国内,怎么“设身处地”地了解西班牙的基本情况呢?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协助下,在日复一日的新闻检索与论文研究中,高晟皓终于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见解,同时也理解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特点与其行政决策之间的密切联系。

对于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陈芊卉来说,与模联的故事也是一波三折。第一次参会是在外交学院,但因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留下来遗憾。2020年,她又报名了模联,但因为疫情没能参会,今年她终于登上模联的舞台,选择了自己正在研究的议题——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陈芊卉告诉记者,上学期她一直在做数字鸿沟和健康传播研究,此次参会她代表的是英国,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英国的缓和医疗和临终关怀做得非常成功,中国有很多可借鉴之处,大会结束后,陈芊卉也会将这些案例写进自己的论文里,希望能给中国的缓和医疗和临终关怀提供青年方案。

内存

模拟联合国引入中国26年

1995年,外交学院首次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经过多年创新与发展,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知名的模拟联合国活动。

模拟联合国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艺术,医学等,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和社会学科,可以说,模拟联合国活动是一个集学术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身的活动,同时,它也是一个能够容纳几乎所有各有所长的年轻人的大本营。同时,模拟联合国会议以联合国所关切的国际问题为议题。在会议过程中,青年们通过深入分析国际时事,增强对世界的关注,以及对时事的把握能力,认识自己祖国之外的广大世界。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阐明中国坚定奉行多边主义的重大主张,对我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培养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模拟联合国活动,正是实现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自我培养的实践探索,也是国际组织青年后备力量的培育平台。

在模拟联合国的舞台上,各校学生代表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通过了解所代表国国情,从所代表国立场审视和分析国际时事,深入思考探索全球问题,深切感受多边外交魅力,为开创共赢共享、发展繁荣、健康安全、互尊互鉴的未来贡献青年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周年,也是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本次模拟联合国大会因此具有了特殊的纪念意义。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崔启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声生不息,和合共赢”,其中,“声”字既寓意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声,也代表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声,还标志着青年学子在模拟联合国实践中就国际热点问题发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中国青年代表在COP29期间上演可持续与民族文化时装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3
中国青年代表在COP29期间进行巡馆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昆明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05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闭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3
外交学院与云南共同举办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30
“和平·发展·共赢”2024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闭幕
外交学院 2024-05-26
紧跟国际热点话题 00后青年“外交官”展锋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外交学院主办,2024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