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了。不过和其他老字号停业所引发的怀念氛围不同的是,绝大部分网友对于狗不理的停业并不惋惜,相关微博评论区里出现更多的是对狗不理包子“价贵难吃”的吐槽。(3月31日《北京青年报》)
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160余年来,狗不理包子不但以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赢得了消费者认同,也在市场大潮的洗礼中走向辉煌。如今,曾经一度被视为老字号标杆的狗不理,在北京地区的直营店被关门歇业,着实令人嘘唏。狗不理从辉煌到门可罗雀的沉浮命运,对正在谋求转型发展的诸多老字号而言,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警示意义。
狗不理同其他不少老字号品牌一样,近年来也遇到转型困难。虽然狗不理在这方面作了诸多努力,但效果仍不够理想。“倚老卖老”地躺在老字号功劳簿上“睡大觉”,无视市场已经变化了的消费需求,显然是导致狗不理直营店步入关门歇业境地的重要诱因。
消费者对狗不理包子情有独钟,无非是看中了其良好的口碑。尽管这种因历史沉淀的良好口碑是打开市场销路的不二法宝,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消费新需求的迭代升级,消费者已不能长久对这种口碑完全“买账”。
狗不理难以满足消费新需求的诸多败笔,正是让自身经营陷入窘境的“罪魁祸首”。“18个包子2碗粥266元、门店一笼(8只)58元”,这样没有性价比的售价,在消费者看来,就是狗不理以老字号自居而不愿提供物美价廉包子。狗不理多年来累积的服务态度恶劣、消费体验差等痼疾,也让消费者对其敬而远之,被市场无情抛弃也就自在情理中。
狗不理直营店在北京地区陷入关门歇业的窘境,足以警示其他老字号品牌。若要赢得消费者信赖,要以善待消费者为基本前提。消费者支持老字号是肯定其质量,但这不代表为了老字号可以容忍过高的价格和恶劣的服务。如果无法解决性价比低和消费体验差等问题,老字号口碑再好,都会在市场中无立锥之地。
狗不理的衰落也折射了部分老字号转型发展中经营理念与市场的脱节。当前,新生代已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老字号要在转型发展中匹配和满足新生代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与时俱进地创新经营理念。一些老字号经营机制僵化,产品的创新升级和迭代都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速度与质量,自然难以再次焕发生机。老字号只有在创新经营理念方面久久为功,才能未雨绸缪地在转型发展中赢得先机。
狗不理直营店关门歇业事件,给整个老字号行业再次敲响了警钟。如何善待消费者、在消费升级时代创新经营理念,是摆在老字号面前必须有解的现实答题。对此,所有老字号应以狗不理的衰落为镜鉴,主动摒弃“倚老卖老”的经营理念,多问一问“初心”,切实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根本上确保老字号基业长青。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