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抗疫战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昌平有这样一群村民,他们并不富有,但却爱心满满,他们为了抗击疫情捐款捐物。让我们看到了在疫情面前,昌平村民的团结、爱心和担当!
“200桶消毒液,只是微薄之力,我想尽力回馈社会”
任金福与村工作人员合影
家住流村镇黑寨村的任金福是个体户。1月31日,在得知镇里出现了防控物资购买困难的情况后,他自费购买了200桶高浓度消毒液无偿捐献给镇政府。在电话里,任金福一直跟北青社区报记者强调,送消毒液只是尽下自己的微薄之力,不值一提。他告诉记者:“做生意时享受了国家这么多的优惠政策,现在是特殊时期,希望能尽力回馈这个社会。”
任金福捐赠的消毒液
任金福原本以为受疫情的影响,消毒液的捐赠过程可能会一波三折。但事实上,在多位朋友的帮助下,这次捐赠快速且及时。“我的一个朋友联系到了石家庄的材料生产厂家,我是从他那儿买的这200桶消毒液,花了大概一万元。”为了能及时将这批消毒液送到镇政府,任金福找了一辆封闭货车,商量价格时,货车车主听说是要捐献物资,二话不说,连夜将车开到了流村镇政府,还免去了全部的运输费用。任金福告诉记者“这位司机大哥也是昌平人,事后怎么也不肯收钱,让我也很感动。”
运送消毒液的封闭货车
捐赠结束后,任金福马上开始筹备下一次的捐赠。“我的一个朋友又联系到了北京的一家企业,給我们留了100桶消毒液。”这次任金福打算将消毒液捐赠给区残联和民政局。
口罩、草莓,是心意更是情义!
送草莓的张士芳
家住真顺村的党员张士芳,家里开着一个草莓采摘园,受疫情影响,张士芳暂停了园里的采摘营业。可园子里的草莓正是成熟的时节,起初张士芳想把这些草莓送往武汉,捐赠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但考虑到草莓不易长途运输,又不好储存,她决定将草莓送给村里执勤的同志和镇里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值班太辛苦了,草莓能增强免疫力,对他们的工作有帮助。”张士芳告诉北青社区报记者,疫情面前,互相帮助才能更好的度过难关,她送草莓是想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大家。
张士芳亲手将草莓送到工作人员的手上
除了张士芳,崔村镇东崔村村民韩立伟将自家富裕的2包口罩送到村委会,也送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一份力量。“我们在家不会出去,富余的口罩就让给更需要的村委会工作人员,我只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收到捐赠后,村委会将2包口罩及时送到了更加需要防护的村口检查站工作人员手中。
韩立伟捐赠的口罩
据了解,崔村镇自疫情防护工作开展以来,不少村民都自发的向村委会捐款捐物。两包口罩、几盒草莓,五箱消毒液,这些捐赠是村民们的一份心意更是情义。
2万只口罩,守护疫情下坚守岗位的人们
崔凯捐赠的口罩
33岁的崔凯,家住在阳坊镇史家桥村。在得知村里储存的口罩已经全部发完,村委会工作人员外出巡查遇到了困难,他果断捐献出自己储存的1000只医用口罩。“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应该尽这一份责任。”电话里,崔凯告诉记者起初他不愿意让村委会宣传这件事,因为没什么好宣传的,换做别人也一定会捐赠的。据了解这批口罩,是崔凯通过朋友托人购买的,一共花费了2000多元。1月30日上午,崔凯亲自将1000只口罩送到了史家桥村委会,解决村委会的燃眉之急。
崔凯捐赠的口罩
除此之外,崔凯的媳妇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医生,此前已经写过数封前往武汉抗疫一线的请战书,但因身体原因被院里列入预备人员,留在北京。因为媳妇的缘故,他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疫情的严峻和了解物资的短缺。同时,他也被媳妇的行为所感染,哪里缺少医疗物资,他就把口罩捐到哪里。据他自己统计,目前他已经捐出了两万多个口罩和500多桶消毒液。
矿泉水、消毒片,为抗疫物资储备添砖加瓦
北青社区报记者从南口镇了解到,南口镇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天都有很多党员、村民主动捐款捐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村(社区)的疫情防控。一次次无私的捐献,传递出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们坚信一定能闯过这道关、迈过这道坎,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1月30日,七间房村村民潘伟为执勤人员送来矿泉水10箱、村民王春清送来矿泉水2箱、村民朱天宇送来40盒口罩。
朱天宇捐赠的口罩
潘伟捐赠的矿泉水
1月30日,雪山村党员谷海霞、村民王宝臣向村委会送来50副一次性手套、4盒消毒药片。
捐赠现场
1月31日,七间房村村民马帅为执勤人员送来300个暖宝和10箱饮料。
马帅捐赠的饮料
2月1日,陈庄村村民刘玉宝为执勤志愿者送来1箱水饺。
刘玉宝捐赠水饺
疫无情,人有爱!
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江河湖海,每一件捐赠的善举都能凝聚力量,帮我们共度难关。在采访村民时,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责任”,一个昌平人的责任。相信我们伟大祖国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必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文/北青社区报实习记者 李帅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