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抗疫”前线偶遇同窗:零食分你一半
中国新闻网 2020-02-27 18:57

毕业8年了,对32岁的护士王秋来说,有些东西没有改变,比如大学同学的绰号。

在出征武汉的送行仪式开始之前,王秋未顾忌人群的目光,便喊了一声“老毕”,那是大学同学毕园园的外号。而后两人跑向对方来了一个拥抱。王秋觉得欣喜又激动,“这种场合遇到大学同学觉得很亲,我们毕业之后再没见面,现在又要去做同一件事。”

王秋是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15日跟随吉林省医疗队驰援武汉,而来自白城市中心医院的急诊护士毕园园也是成员之一。两人均毕业于吉林医药学院护理本科专业。

同窗相见,回忆必不可少。两人性格都外向,王秋认为毕园园“非常讲义气”,“求帮忙,从来不会拒绝”;期末复习时,总在自习室碰见;王秋认为大学时的遗憾是,“没有一场真正的道别”,去医院实习完毕,为了尽快倒出宿舍,“也为了不掉眼泪”,收拾了行李便匆匆离开。

毕业后,大家在“08护本”微信群里聊天,分享和医疗相关的信息。不过群里先是热闹,后来趋于平静。王秋加了毕园园的微信,双方不经常说话,只是在朋友圈里偶尔点赞。王秋知道的信息是,她毕业后为了照顾父母回白城老家,结了婚。

日子本该如常,但“08护本”微信群从新冠肺炎发生后又热闹起来。同学们毕业后去了不同的工作地点,但都挂念一个方向。有同学问,谁去武汉支援了?按照吉林省的医疗支援计划,群里的143人目前已有5人前往武汉。

毕园园告诉王秋,父母和爱人都支持她的决定。而王秋的父母则认为“女儿的决定是这个家庭的骄傲。”王秋说,“无论上学还是走向社会,有些东西不会变”。

按照前线指挥部安排,该批次吉林省医疗队部分人员支援当地方舱,王秋和毕园园被分配到了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

疫情随时变化,防护和治疗手段也不断优化。两人在方舱接受培训辅导时,还遇到了班里的“风云人物”陈彦飞,绰号“飞哥”的他是急诊护士,此行成为吉大医疗队成员。“战事”紧急,三人只拍了几张合影,组建了三人小群便各自进入角色。

同窗再次聊天已经不是日常生活,而是专业技术。呼吸机怎样操作,怎么保存体力,穿脱防护服时怎样避免污染,“如果累了就互相打气”。

毕园园再次发挥乐于助人的精神,几次与王秋分享医护操作的要点。在正式进舱工作前一天,毕园园将从家里带出的常备药、巧克力、熟食、火腿肠分了一半给王秋。“这是大学时的规矩,见面分一半。”

穿上全套防护装备又闷又热,武汉的天气也正在转暖。两人虽在同一个医院,但排班时间不同,无法见面。“不过心里觉得有依靠,我的同学就在身旁。”王秋说,尤其像“老毕”这样的同学,永远乐观,永远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08护本”群里,有同学祝她们一切顺利,两人无暇回复。

她们来自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经历过共同的青春,毕业后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如今,她们又来到相同的地方,在一起“战斗”。“我们是同学,现在是战友。”王秋说。

文/石洪宇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1元”零食,孩子为何欲罢不能:社交教育,全靠零食?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2023-07-06
“零食大会”登上抖音同城榜榜首 “五一”假期,武汉这所中职火遍全网
武汉晚报 2022-05-03
抗疫英雄的春节:志愿者坚守防控前线、医生战斗在隔离病区
光明日报 2021-02-14
对谈|《第76天》献给2020武汉抗疫的诗章
北京青年报 2021-02-01
大型抗疫题材民族歌剧《天使日记》在武汉首演
中国新闻网 2020-10-18
武汉一抗疫护士和丈夫看慰问演出 双双身亡
观察者网 2020-09-18
非洲教师武汉抗“疫”记:见证中国力量和担当
中国新闻网 2020-06-11
武汉抗疫医护子女今年中考加10分
长江日报 2020-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