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围着灶头、孩子、老公转的“三转婆姨”转身为一个带动100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的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马金莲只用了两年时间。
今年34岁的马金莲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人,由于父母体弱多病,作为家中老大,她早早便辍学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她摆过地摊,卖过水果,但多以赔钱收场,加上家人陆续生病,更是欠下累累外债,这让勤奋努力的她对生活一度失望。
2016年,马金莲参加了吕梁市开展的“吕梁山护工”培训,她的命运因此出现转机。
“当时县里边有‘吕梁山护工’巡演,其中有一个大姐说她就是参加了护工培训后在北京当月嫂,一个月能挣8800块钱!这激起我的信心,然后我就报名参加了护工培训。”马金莲回忆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马金莲在北京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收入也逐渐高了起来。于是,马金莲开始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学习护工技能,去大城市就业。为了带动身边更多姐妹们就业,马金莲筹划创办自己的家政公司。得知她要开公司,亲戚朋友们将自己打工赚的钱给她作为启动资金。
2017年,马金莲的家政服务公司在柳林县正式成立。随后,马金莲又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设立了“吕梁山护工”北京理工大学就业服务站,为“吕梁山护工”在北京就业搭建了服务平台。如今,马金莲已经输送了1200多名护工到大城市就业。
“如果我走不出去的话,就永远是待在柳林大山里的‘三转婆姨’——每天围着灶头、孩子、老公转。护工培训帮助我走出大山,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马金莲说。
过去在吕梁农村,“三转婆姨”是个巨大的群体。她们常年闭坐家里,做完家务就是串门、聊天、晒太阳、打麻将,有的还扯些家长里短的闲事。一些妇女认为,农村婆姨的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男人们则觉得自家婆姨外出打工是丢脸的事。
近年来,精准扶贫带来了乡村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像马金莲这样的农村妇女通过系统的家政技能培训,走出大山,在北京、太原、青岛等地找到了工作,成为家政市场的“香饽饽”。
“关键是平台!只要搭建起合适的平台,这些妇女就会大有作为。把留守妇女培训成致富能手,这是精准扶贫的一个‘穴位’。”吕梁市主要负责人说。
早在2015年9月,吕梁市旧启动了山西省首个家政护理扶贫培训项目,免费帮助农村妇女掌握护理技能,走上脱贫致富路。由于这些护工来自吕梁辖区十三个县(市、区),她们被形象地称为“十三妹”。
“我们调查过,现在许多大城市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利用护工培训平台让更多贫困妇女走出去,是非常好的选择。”吕梁市扶贫办主任陈林强说,“一个家庭有这样一个劳力就脱贫了,而且她们在外面见识增多了,精神面貌也会发生变化,对促进贫困地区改变落后思想观念。”
为了打消“十三妹”们的就业顾虑,吕梁市专门成立了护理护工就业服务中心,在北京、太原等地设立了吕梁山护工联络部,与多家家政公司、福利院达成了就业合作意向。此外,吕梁市还在太原成立了护工实训基地,确定5所院校作为护工培训试点。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吕梁市已累计培训45239名护工,实现就业24004人,护工平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政府帮扶下的“吕梁山护工”模式,成为当地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的脱贫新路径。
文/记者 王飞航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