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洪水致235万人受灾 粮食署启动提前支付资金
中新网 2019-07-21 10:55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表示,季风季节的暴雨和上游河流涨水使孟加拉国北部的低洼地区受到洪水侵袭。根据最新政府报告,洪水已导致孟加拉国20个区、115个县的235万人受灾。

粮食署发言人弗霍塞尔表示,孟加拉国全境河网密布,全国的700多条河流在每年的季风季节都可能发生洪水。在这些河流的主要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脉,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正在导致冰川融化,汇入下游的水量不断上涨,洪水威胁日益加剧,除孟加拉国外,这些河流所流经的尼泊尔和印度也面临同样的风险。

孟加拉国北部古里格拉姆地区的百姓主要居住在沙洲地带,每年的洪水都会冲毁他们的家园和农田,破坏他们的生计,使这一群体在气候冲击面前显得极为脆弱。

弗霍塞尔进一步解释说,孟加拉国平坦低洼的地势,及其气候特点、人口密度和社会经济环境,使得该国极易遭受洪水、干旱、龙卷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该国超过80%的人口面临洪水、地震和干旱威胁,超过70%的人可能遭遇风灾,平均每三年会遭遇一次强热带气旋,大约25%的国土每年都会被洪水淹没,平均每4-5年会发生一次严重洪灾,波及近60%的国土。

粮食署首次开展灾前汇款,强调防患于未然

弗霍塞尔表示,鉴于孟加拉国对气候冲击的抵御力较弱,灾害性天气可能对最脆弱群体的粮食安全和营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过去几十年间,如何提高脆弱社区的抵御能力,始终是粮食署在孟加拉国的工作重点。

在今年的季风季节,除了与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协调配合,密切监测灾情发展,做好准备随时应对之外,粮食署还首度启动了基于气象预报的提前支付资金援助项目。

弗霍塞尔表示,这一项目根据可靠的天气预报信息,向可能受到灾害影响的百姓提前进行现金汇款,使政府、社区和家庭在极端天气发生前数日、数周,乃至数月就能够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有助于缓解洪灾对生活、生计和财产的影响,使得灾害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及时、高效和全面,避免一味的被动应对,减轻灾后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的负担。

弗霍塞尔表示,提前现金支援项目并不能取代救援工作,而是现有人道主义应对机制的有力补充。得益于韩国和德国的慷慨解囊,目前孟加拉国古里格拉姆地区已有4500户家庭在洪灾来临前获得了每户53美元的现金汇款,预计共将有5500户家庭、2.5万人通过这一项目获得援助。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孟加拉国农业部:今年洪水已使该国损失110万吨稻米
环球时报 2024-10-22
视界|孟加拉国:洪灾侵袭
新华社 2024-08-26
目击|孟加拉国:洪水来袭
新华社 2024-06-24
视界 | 孟加拉国:热带气旋过境后
新华社 2024-05-30
视界 | 孟加拉国:晾晒鱼干
新华社 2023-12-05
孟加拉国暴发该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登革热疫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7
视界 | 孟加拉国:批发西瓜
新华社 2023-03-23
视界 | 孟加拉国:水上农田
新华社 2022-10-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