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东北四省区已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2.01亿亩次,超额完成8000万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1 12:15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2023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显示我国自2020年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以来,东北四省区已累计在223个项目实施县实施保护性耕作2.01亿亩次,2022年实施面积达到8300万亩,超额完成8000万亩任务面积。同期,共建设了56个整体推进县和712个县乡级高标准应用基地,25个县实施面积超过100万亩,四省区以点带面、梯次铺开的态势已经形成。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制度,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在东北实施区域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三年来,四省区已保护性耕作实施地块技术装备应用总体到位,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等关键装备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投入作业的免耕播种机达到7.7万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了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垄作、条带耕作等技术模式,有力促进了作物稳产增产与地力恢复提升,保护性耕作带来的农业经济、生态综合效应正逐步显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黑土地走出“青”字辈新农人
中国青年报 2023-10-11
保护好黑土地,守护好“大粮仓”
光明日报 2023-09-04
图记 | 为更多黑土地盖上“被子”
新华社 2023-08-02
现代化农机 可持续耕作 多形态惠民政策:东北黑土地耕作新观察
新华社 2023-05-10
农民给专家教授提建议 吉林梨树的一堂“黑土地保护”交流会
新华社 2023-03-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