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外交部:中外荒漠化治理合作让绿色绵延在越来越多国家的地平线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16:32

6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我们注意到,中国近年来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能否进一步介绍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发挥的作用?

林剑介绍,今天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打好“三北”工程的攻坚战,筑牢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

“三北”工程建设45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重点治理的区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在塞罕坝创造出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人工林海,在毛乌素实现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生态逆转,在库布其走出了产业治沙的全新路径。

中国的努力加快了全球迈向更加清洁美丽世界的步伐。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40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中国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义务,成功举办了《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活动,全力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进程,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分享中国的防沙治沙经验。我们与《公约》的秘书处共建了“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机制积极对接“非洲绿色长城”、“绿色中东”倡议,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去年成立并启动首批合作项目。去年在蒙古国揭牌的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正助力蒙古实施“种植十亿棵树”的计划。中外荒漠化治理合作让绿色绵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地平线上。

林剑表示,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携手应对是必由之路。中方愿继续同各方分享干旱和荒漠化的防治经验,加强土地的可持续治理交流,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赵红信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我国防沙治沙展现更多科技力量
新华社 2024-06-19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 2024-06-18
北京举办“三北”工程建设宣传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累计造林4.8亿亩 “三北”工程: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科技日报 2024-06-17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将至,科技馆带领青少年“走近荒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