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以旧换新”既要“喜新”也要“破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15:38

“以旧换新”顺利推进,取得初步成效,还需继续提质增效。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此后不久,商务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

6月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老旧机车淘汰更新、邮政快递老旧设备替代、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标准提升七大行动。

与此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也正积极推进。5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约168.5万辆,环比增长约10%,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约79万辆,占乘用车总体零售量的比重达47%;报废机动车回收量57.7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16.2%。1—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

这意味着,“以旧换新”还需持续突进,既要实现生产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也要实现消费市场的新陈代谢,实现生产和消费两个市场循环的更新闭环,从而让供给侧和消费端都呈现出全新局面,助力稳经济、增消费和惠民生。之前分析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或撬动超过5万亿规模的大市场。即使是家电家装等日常消费品和汽车的以旧换新,拉动的市场规模也超过万亿元。因此,“以旧换新”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宏大又最接地气的政策,具有助力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稳住市场预期和提振民生质量的重要作用。

消费品领域尤其是汽车市场的“以旧换新”见效更快。以车市为例,商务部5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约168.5万辆,环比增长约10%。1月至5月,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可见,“以旧换新”对消费市场动力的激活和拉动,效果十分明显。不过,人们在欣喜“以旧换新”成效的同时,也希望“以旧换新”提质增效。“新旧换新”在消费更新的同时,不能简单武断“去旧买新”,而是在“喜新”的同时“破旧”。

旧家电也好,旧汽车也罢,如何更好地折价,才是促使消费者“换新”的关键。一方面,需要更加详细和可操细则让供需两方都明白“以旧换新”的程序;另一方面,旧商品折价需合理,如果折价不达消费者心理预期,恐怕也难让消费者“换新”。

此外,家电“以旧换新”还要有政策配套的正规回收站,否则很难释放“以旧换新”政策红利。值得一提的是,旧家电含有金属甚至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所以,旧家电回收的相关产业政策,必须和“以旧换新”政策同频共振。

汽车回收同样面临堵点。油车报废也是全球难题,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已出现废旧汽车垃圾场。在中国车市,新能源车渐成消费主流,从今年1月至5月的车市消费数据即可看出。假以时日,汽车回收和报废,除了传统油车,还有新能源车。

汽车以旧换新,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回收报废体系,譬如如何以旧换新,如何进行报废,如何形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等;再如何将汽车报废回收产业纳入常态监管,避免形成灰色拆解产业链等。此外,通过内外两个市场,形成规范有序的二手车市场,尤其是发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优势,拓展海外二手车市场等。

释放汽车市场的“以旧换新”动能,还需提供更为便捷和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优质服务,譬如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段,合理评估旧汽车残值,提供便捷的换新方式,实现“一键”换新功能。

因此,“以旧换新”要提质增效,不仅要“喜新”,而且还要利用好“旧”。必须打好政策、产业组合拳,而且要有财政、税收、金融等的全程支持,还要完善“以旧换新”程序和明确“旧”的估值、利用等相应标准,更要发挥互联网赋能标准,才能充分发挥“以旧换新”政策效能、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和提高消费者获得感。

文/张敬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以旧换新激发市场活力
经济日报 2024-06-16
新一轮“以旧换新”撬动万亿消费市场 汽车、家电回收堵点何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08
畅通以旧换新“最后一公里”
经济日报 2024-06-08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发布40天,申请量已突破4万份!商务部:呈加快增长态势
​第一财经 2024-06-07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已破4万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