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一轮“以旧换新”撬动万亿消费市场 汽车、家电回收堵点何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08 13:24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此后不久,商务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

6月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公布,提出实施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老旧机车淘汰更新、邮政快递老旧设备替代、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标准提升七大行动。

与此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也正积极推进。6月6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当前以旧换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5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约168.5万辆,环比增长约10%,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约79万辆,占乘用车总体零售量的比重达47%;报废机动车回收量57.7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16.2%。1—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

“以旧换新”成为消费的热词,然而许多想要进行以旧换新的消费者发现,废旧产品不仅“卖不上价”,正规回收网点也不好找。

“与此前的提振消费政策相比,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更加注重让居民卖掉旧货置换新产品,只有处理好存量,才能更好地扩大增量。”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将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和视野下开展工作,建立汽车、家电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健全回收网络体系。

“以旧换新”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肩负着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任。3月6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巨大市场空间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大有可为。”郑栅洁在上述记者会上强调。

近期,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测算结果显示,在汽车以旧换新方面,符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要求的汽车保有量合计约为1454.5万辆,预计符合条件车辆置换率大致约为20%,对应置换数量在290万辆,如置换车均价或在15万左右,则合计拉动汽车消费总量在4362.9亿元左右。在家电以旧换新方面,预计今年政策带动家电更新,占保有量的比例为2%,或将带动家电销量约为0.6亿台,预计仅今年一年,政策就可以带动约962亿元家电销售额。

今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作为以旧换新的基础,支持回收体系建设也是以旧换新政策的重要一环。

近期,商务部与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的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相关资金,改造提升家电家具回收网络,提高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中转和集散效率。

汽车、家电报废体系尚存堵点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废旧汽车报废回收市场也在迅速扩张。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在政策的拉动下,汽车回收拆解有望在2025年后形成一个千万亿元级别的产业。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放量,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启动,考虑到电池回收后其拆解价值超3万元,或将推动2030年整体市场空间超过2600亿元。

然而,目前很多私人汽车报废拆解点对废旧车辆的回收价格明显高于正规网点,让广大车主在废旧汽车报废选择上犯了难。

“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汽车报废体系实际一直不是很畅通。部分消费者不知道报废网点在哪,而且报废还要耽误时间和精力,远不如直接把旧车卖给汽车4S店然后置换新车来得便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较于正规拆解点,很多不具备资质条件的私人拆解点经营成本较低,会给出更高的报废回收价格,但这些私人网点拆解技术落后、环保措施不足,会带来包括污染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很多置换都是新车上好牌,旧车开到店直接换新车,很省事。”崔东树建议汽车经销商应该做好服务,多替消费者跑腿,实现报废车辆交付与购买新车的一体化服务,这样既有利于落实国家报废更新的政策,也有利于消费者购车服务。

谈及汽车以旧换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院行业发展部部长杨红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层面分别于2009年、2012年发布过汽车以旧换新政策,2009年政策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2012年政策仅涉及货车。今年出台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仅涉及乘用车,且财政补贴对新能源和燃油车区别对待,今年政策预计带动400万辆汽车以旧换新。

对于以旧换新在回收、补贴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杨红松认为,当前对于补贴申领主体,政策要求由消费者在平台上申请补贴,但部分人员可能因不熟悉流程错过申领补贴,建议由汽车销售商提前垫资,并提供补贴代申领服务。此外一些汽车经销商对以旧换新政策理解不清楚,建议定期将典型案例公示发布,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影响用户以旧换新。

和废旧汽车相比,废旧家电的回收也有自身的堵点。

废旧家用电器含有很多金属和贵金属成分,其回收成本一般低于开采自然矿。因此,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有着直接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今年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3年全年,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超过80%。

然而,当前大件家电的回收面临模式复杂、难度大,回收处理链条长,回收渠道和人员较为复杂等因素,制约了家电高效回收利用。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消费者认为回收“价太低”的同时,一些正规回收企业却陷入“吃不饱”的困境。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对废旧家电的残值往往抱有较高期待,但正规回收网点较少且回收价格偏低,多数居民倾向于将废旧家电卖给流动商贩。调研结果显示,大约2/3的废旧家电是通过个体回收户以走街串巷的方式回收的,这增加了非法拆解的风险,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标准缺失,以及监管不严导致的非法拆解等问题还需要持续关注。”许军祥称。

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

许军祥指出,我国逆向物流(指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引发的物流活动)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者意识淡薄,以及法规和责任机制不健全等挑战。

许军祥认为,构建逆向物流体系最重要的是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政府层面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并引导逆向物流业务的发展;企业应充分考虑逆向物流路径、网点的承载能力和运营成本等,选好逆向物流渠道,安排高效的流程,合理布局逆向物流网络;行业协会则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和参与度。

许军祥认为,在逆向物流体系建设中,需要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家电生产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原材料成本,还能提升消费者处理废旧家电的便利性,进而增强顾客忠诚度,减少环境风险。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规范逆向物流的实施。

当前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要如何更好落地见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旧换新要更好激发消费者的意愿,一是要加强宣传,让消费者更多了解新型家电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了解以旧换新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不仅是获得补贴的经济激励,还要利用碳足迹记录等方式,给予节能减排降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的激励;三是提供便利化的以旧换新渠道和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多样化方式和渠道。

针对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如何加快落地,王微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强化中央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和优化金融支持,更好发挥对地方政府和经营主体的导向作用。

二是加快明确标准。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进一步完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废弃、回收、流通和拆解处理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加快推动家电能效水效标准贯彻落实,落实好汽车安全、环保等相关标准规定,优化完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三是完善消费配套体系。做好循环经济这篇文章,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支持“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健全报废汽车和废旧家电家具等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家电家具回收网络布局,统筹推进回收网点和集中储运点建设。

四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实现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领“一站式”办理,提升群众获得感。推广“互联网+回收”的创新模式,支持企业建立全流程的数据管理系统,形成全流程智慧监管和动态追溯。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以旧换新”既要“喜新”也要“破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新”如何保障?“旧”去哪儿?多地推进家电以旧换新
新华社 2024-05-25
“新”如何保障?“旧”去哪儿?——多地推进家电以旧换新
​新华社 2024-05-24
家电置换如何“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各地出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是国计也是民生
光明日报 2024-05-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