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宝》7月10日上映 导演刘劲:血脉深处的使命召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9 16:41

对于刘劲而言,执导电影《天宝》不是一次普通的创作,而是源于血脉深处的使命召唤,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他说:“天宝是从我的家乡走出来的藏族革命家,90年来,竟然没有任何一部影视作品表现过他,这是我心里的一个遗憾,将其搬上银幕,是我的一个夙愿。”

电影《天宝》将于7月10日上映,影片并非虚构传奇,而是展现藏族老红军天宝(桑吉悦希)真实的一生。这是刘劲第二部执导的电影作品,他现在还记得自己闭关一个月写完剧本时,热泪盈眶的瞬间,“六年磨一剑,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是观众满意的眼神,更是天宝传递的信仰。这是献给党的礼物,更是告慰所有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

闭关写剧本,把自己燃烧起来了

电影《天宝》改编自降边嘉措的传记文学作品《藏族老红军天宝》,由刘劲、艺兮导演,唐国强担任艺术总监,阿来担任文学顾问,顿珠次仁、王晖、卓依娜姆等主演。影片全景式地讲述了藏族青年桑吉悦希从一个欲祈福朝拜布达拉宫的寺庙扎巴到参加红军、三过草地走出藏区,在延安中央党校民族班学习期间改名为天宝,后又奉命返回藏区,参加和平解放西藏、家乡剿匪战斗和建州等活动,历经千锤百炼和血与火的洗礼,最终成长为共产党高级干部的革命英雄事迹。

作为饰演周恩来总理的特型演员,刘劲是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走出的艺术家,天宝的故事自小就刻在他记忆里。当家乡为庆祝建州70年提出拍摄构想时,刘劲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担子。他未曾预料,这条路一走就是六年。

剧本创作成了第一道难以逾越的关隘。电影《天宝》启动后,刘劲邀请了曾合作过的资深编剧操刀,然而,这位经验丰富的编剧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剧本反复修改三十稿,始终无法平衡三条交织的线索:革命、民族与宗教,剧本中呈现的藏族生活因而干涩失真。

更棘手的是历史与地域的复杂性。天宝的家乡马尔康属于嘉绒藏族聚居区,刘劲说:“服饰、配饰、和卫藏、康巴、安多三大藏区都不一样。当地人如果一看细节不对,就不会相信你了。”

眼看开机在即,刘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己亲自操刀,闭关创作。刘劲将自己关在屋内一个半月,白天黑夜连轴转,“写到结尾时已泪流满面,把自己燃烧起来了。”刘劲回忆那个触动心灵的瞬间,甚至拍下电脑屏幕上自己模糊的泪眼发给监制于守山,“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

最终完成的剧本2万余字,台词并不多,刘劲说:“我在写剧本时,脑子里已经是分镜头,因为电影要靠镜头叙事和推进。”

“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支援《天宝》”

剧本的创作只是起点,当《天宝》剧组真正踏上阿坝州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严酷挑战才刚拉开帷幕。

高原反应是剧组每天都在应对的难题。演员拍摄中,有突然晕厥被紧急送医的情况。一位服装组的小姑娘在海拔4000多米处奔跑取服装时,甚至突发严重高反晕厥。

而资金短缺则是另一个困境,作为一部没有商业明星加持的人物传记片,融资异常艰难。尽管成功申请到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资金,但对于一部需高原实景拍摄的电影而言,缺口依然巨大。

刘劲的家乡阿坝州领导给13个县市领导打电话呼吁“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支援《天宝》”时,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刘劲担任形象大使的红原县甚至表态:“不管其他县出多少,我们翻倍!”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刘劲毅然担起总制片人的重任:“我要把钱管好用好,全部砸在电影的画面上。”他甚至动员妻子随组监督,“高海拔她照顾我,资金她替我把关。”

非线性叙事讲述天宝的一生

面对天宝跨越60余年的跌宕人生,传统线性叙事显得力不从心。刘劲决心打破主旋律片的惯用模式,采用非线性结构,“主旋律创作容易陷入模式化,节奏慢、‘皮儿太厚’”,他期望剧情能如交响乐般回荡交织。然而,这种结构本身便意味着巨大的创作风险,“情节要向前推进,还得时不时地‘折返’,且每次折返都必须有戏,两线叙事需要精准平衡。”尽管如此,刘劲依然坚持非线性叙事的选择,“否则难以完整呈现天宝的一生。”  

而细节的精准呈现,也是刘劲的另一场硬仗。最初,美术团队从横店拉来两车“想当然”的道具,刘劲在现场直接“清场”:“那些陈设根本不符合奴隶家、土司家的样子”。剧组做出来的服装太新,刘劲派人直接去老乡家收购正在穿的劳动旧衣。演员造型偏离嘉绒特色,他紧急开会,带着主创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艺术容不得一丝瑕疵,一个袖边、一个领口的谬误,可能就会让观众瞬间出戏。”刘劲的严苛最终换来家乡观众的认可,影片在阿坝州点映后,“没有任何观众提出民俗等方面的质疑”。

家乡是构建影片情感链条的密钥

而电影中那些打动人心的细节,很多都源自刘劲自己的生命记忆。小天宝与央珍姐姐在小河边无声的初遇——姐姐默默将一把蚕豆放入天宝掌心,正是刘劲少年时代经历的投射:“当年,这个细节深埋我的心底几十年。”

红军断粮时采摘菌菇的戏码,更是刘劲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天不亮就上山,背篓进原始森林采菌子,晚上才归家。”

刘劲坦言,家乡的山泉、古树、背水的小道,都是他构建影片情感链条的密钥。就连贯穿全片的嘉绒藏族民歌《拉里谢姆》,其歌词“从哪里出发,就会回归何处”也暗合了天宝与故土的血脉相连。

当影片末尾,老年天宝伫立于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前,泪望雪山草地时,历史与现实完成了震撼的对话——昔日红军“扒树皮吃草根”,在荒芜与苦难中踏出的长征之路,如今已化作高速路纵横的壮美画卷。

刘劲表示,这正是这部电影重走长征路的意义所在,影片不仅承载了岁月的变迁,更让观众们看到无数先辈用热血与信念铸就的伟大蜕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天宝》用音乐铸就民族史诗灵魂之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7
《天宝》获唐国强、汪海林等盛赞 家国情怀跨越代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8
《天宝》首映镌刻信仰之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2
《天宝》发布终极海报与预告——雪域史诗定格命运交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30
《天宝》尽现“她力量” 雪域巾帼绽放暑期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8
《天宝》亮相暑期档 导演刘劲:一首信仰的燃情赞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1
《天宝》定档7月10日 唐国强任艺术总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1
青年导演张帆首部长片电影《苍山》上映 穿梭他乡与故乡之间创作属于自己的电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