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近日高发!家长快了解,不再“手足”无措!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5-31 17:30

近期,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医生,我家孩子得的是手足口病吗?”

“孩子已经接种了手足口疫苗,怎么还是得了手足口病?”

由于手足口病往往引起患儿发热、口痛吃不下饭、四肢冒出很多“小豆豆”,还有些小朋友明明接种了手足口疫苗,却还是感染了,很多家长倍感焦虑,宝贝接种的疫苗到底有没有用?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在此解答:

接种手足口疫苗是有效的!

请各位家长正确了解手足口病各类知识,不必过度恐慌——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近年来柯萨奇病毒A6和A10也有增多趋势。以5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主要特点为手、足、口、臀、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多伴有发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该病潜伏期通常为2-7天,平均3-5天,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极少数患儿的病情会迅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接种疫苗到底有没有用?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接种手足口疫苗是有效的。

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可以预防由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手足口病中69.4%的重症病例和92.1%的死亡病例是由EV-A71病毒引起,临床实验数据指出,手足口疫苗接种后的对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效力在90%以上,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达100%。因此,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可以有效预防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以及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接种疫苗后为什么还会得手足口病呢?

接种疫苗后感染手足病的原因如下:

1.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除EV-A71(肠道病毒71型)病毒外,还有CV-A16(柯萨奇病毒A16型)等20余种肠道病毒。手足口疫苗主要预防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如果这次的传染源不是EV-A71而是其他病毒,那么孩子还可能因感染而引起手足口病。

2.疫苗的保护效力不是100%,虽然手足口疫苗的保护效力能达到90%,但仍然有10%的可能因为疫苗未起效而感染,从而引发手足口病。

3.还未到疫苗起效时间。手足口疫苗是灭活疫苗,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至产生足量有效的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手足口病疫苗需要注射两个剂次,间隔时间是一个月左右。两剂次EV71疫苗接种后28天,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8.1%~100.0%。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但是在疫苗未完全起效前接触传染源还是有可能感染并引起手足口病。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特别整理了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家长们可一定要收好哦!

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防治方法

除去接种疫苗,做好防护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1.婴幼儿在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婴幼儿使用的奶嘴,奶瓶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定期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在生活上,需要养成良好生活规律,要补充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儿童体质。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但可防可控,做好预防措施,呵护各位小朋友的健康,我们一起努力吧!

供稿:预防保健科 肖语涵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相关阅读
重症手足口病原正在演变,有暴发风险?
人民网科普 2024-06-16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 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这些部位的表象
三河市儿童医院 2024-05-22
手足口进入流行季,家有儿童的家长请注意!
长春疾控 2024-05-21
手足口病进入春夏季高峰,北京疾控提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6
手足口病高发季来临!这些健康知识家长一定要知道→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