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赏读|鲁迅:过年
作家联盟 2024-02-10 10:00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之中所有节日里最重要的。那些传统的仪式和规矩中充满了敬畏与守望的意味。文学名家们更是赋予了对于春节独特的体验和观察,从南到北,过年的场景在他们的妙笔之下,有了别具一格的意蕴,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新春特辑“名家品年味”,今天分享鲁迅先生一篇小文的《过年》。

鲁迅:过年

今年上海的过旧年,比去年热闹。

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但对于这“历”的待遇是一样的:结账,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虽过年而不停刊的报章上,也已经有了感慨;但是,感慨而已,到底胜不过事实。有些英雄的作家,也曾经叫人终年奋发,悲愤,纪念。但是,叫而已矣,到底也胜不过事实。中国的可哀的纪念太多了,这照例至少应该沉默;可喜的纪念也不算少,然而又怕有“反动分子乘机捣乱”,所以大家的高兴也不能发扬。

几经防遏,几经淘汰,什么佳节都被绞死,于是就觉得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的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

叫人整年的悲愤,劳作的英雄们,一定是自己毫不知道悲愤,劳作的人物。在实际上,悲愤者和劳作者,是时时需要休息和高兴的。古埃及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不懂得这笑的意义者,只有主子和自安于奴才生活,而劳作较少,并且失了悲愤的奴才。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赏读|萧红:她才是最懂鲁迅的女人
作家联盟 2024-04-29
赏读|林语堂:鲁迅之死
作家联盟 2024-04-16
赏读|冰心:漫谈过年
北京文学 2024-03-24
访谈 | 王晓明:AI时代,我们如何读鲁迅
现代大学网 2024-03-06
赏读|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