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深圳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工作指引 六类社会存量房屋可作保租房
南方都市报 2023-05-25 10:35

一场大规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工作在深圳拉开了帷幕。近日,深圳市发布并实施《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工作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今后,商业、办公、旅馆(酒店)、厂房、仓储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可筹集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据悉,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工作遵循按需定筹、属地负责原则,紧密围绕“20+20”产业集聚区、轨道交通站点、20大重点片区和市、区中心片区,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十四五”将筹集60万套(间)

《指引》规定,由市级住房主管部门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相关政策和计划,监督、指导区住房主管部门、保障性住房专营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开展筹集活动。区政府负责统筹、协调辖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工作。保障性住房专营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自行开展或者经区住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工作。

按照深圳提出的“十四五”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目标,将筹集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仅在2023年便要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8.5万套(间),建筑面积约882.5万平方米。

除了完全由政府、国企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之外,只租不售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从市场收储,在收储之后由政府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配租给被保障的群体。

改建改造,租赁、合作经营等形式收储房源

社会存量房屋筹集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将产权明晰的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将已经规模化租赁改造的城中村房屋或者将城中村房屋通过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将住宅、商务公寓、产业园区配套宿舍以及其他产权明晰的居住存量房屋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享受区政府租房补租的对象所承租的社会存量房屋,符合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规定的,可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

在筹集方式上,根据《指引》,住房主管部门、保障性住房专营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可以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社会存量房屋或者购买市场商品房等形式收储房源。在《指引》发布后通过租赁或者合作经营收储房源,属于城中村房屋的,房源收储合同或者委托运营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十年;属于产权明晰的社会存量房屋,房源收储合同或者委托运营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六年。

编制储备项目库并滚动更新纳入监管平台

《指引》规定,由区住房主管部门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按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有关要求,综合考虑生活配套齐全、公共交通便利等要素,广泛搜集房源,编制辖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储备项目库并滚动更新,并将项目信息录入深圳市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

使用财政资金将社会存量房屋筹集作为政府配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区政府指定的筹集主体应当委托具备房地产评估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筹集项目房源的租金水平或者购买价格水平进行评估。区政府指定的筹集主体参考评估结果与市场主体协商谈判、确定最终筹集价格后,组织编制筹集方案,明确筹集方式、房源类型、房源数量、筹集价格、供应对象等内容。筹集方案可以按单个项目编制或者根据情况打包多个项目统一编制。筹集方案经区政府或其成立的议事机构审定后,由区住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聚焦

筹集对象:包括商办、厂房等非居住存量房屋

根据《指引》,有六种社会存量房屋可以筹集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主要包括:(一)住宅;(二)商务公寓;(三)产业园区配套宿舍;(四)城中村房屋;(五)商业、办公、旅馆(酒店)、厂房、研发用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六)其他社会存量房屋。

筹集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社会存量房屋应当符合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以及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规定的条件。

延展

深圳推进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 打造新型宜居人文社区

近日,光明区玉塘街道红星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项目签约、启动。“政府+社区+企业”三方代表共同按下集体签约启动键,改造实施主体与红星村村民代表们签订《房屋运营委托合同》,至少有50栋约5万平方米房屋参与改造。改造后,居住环境将得到全面提升,社区统一管理的模式也将使得城中村的各方面治理有序、规范。

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城中村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打造了一批新型宜居人文社区。今年初,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发布《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指引》,以“安全、配套、建筑、绿色”为改造要点,以元芬村为改造案例,为推进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提供明确指引。

这个指引体现了保障性住房向存量要空间的趋势。同时,随着深圳城中村综合整治的步伐,房地产中介、二手房东收购单栋农民房,整改为青年公寓后再出租的也越来越多。 

元芬村新青年社区

据悉,元芬村曾是深圳市典型的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经过改造的楼栋,外立面色彩明快,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并配备智能门锁、智能水电表等设施设备,社区内增添了自习室、健身房和服务中心等各类配套设施,消防设施和系统也进行了提升和升级,元芬村逐渐成为干净、整洁、现代的新青年社区。  

红星城中村保障房

据了解,红星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项目拟通过设计赋能,联动山水资源,对接温泉文旅区,从整村规划、安全系统提升、基础设施补充、外立面美化、室内空间改造等方面分批改造升级社区房屋。

此外,由政府出资正在同步开展的“城村一体化”改造项目,将整体提升红星村外部公共配套空间和内部硬件设施,助力打造特色街区,塑造城市新IP,实现社区内外“双改造”“双提升”。

文/李斌 陈荣梅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多地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额度超千亿 基建热潮下 地产需求端有望得到提升
财联社 2024-02-01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
工人日报 2023-10-31
深圳城中村的焕新之路如何走?
南方都市报 2023-08-02
国常会发话!超大特大城市“挑大梁”,房地产要“起舞”
中国基金报 2023-07-22
深圳白芒村“统租改造”暂缓签约,住建局表态改造后租金以不涨为原则
澎湃新闻 2023-06-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