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广东:大医院至少预留30%门诊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
南方都市报 2023-09-05 11:36

8月末,73岁的潘伯伯前往白云区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他表现出严重的咳嗽、呼吸困难症状,接诊的全科副主任医师江海芳通过特定的生化检查指标和心电监测判断,老人极可能出现了异常危急的肺栓塞。在迅速与紧密型医联体——上级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取得联系后,老人很快被转送到了南方医院急诊,并得到了对应科室的紧急收治,转危为安。

今后,类似潘伯这样的经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病患,前往上级医院门诊、住院、诊疗时将更为便捷。9月4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十条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按照这一便民组合拳的设计,今后上级医院将至少预留30%的门诊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将确保每周至少有三天有中高级职称专家坐诊。

特色医疗服务

长处方开单用药便利“一年去4次解决用药问题”

确保居民能就近享受到安全便利且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居民们的就医习惯就也会随着基层服务口碑的提升而慢慢改变。

在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75岁的张伯伯特别肯定中心的服务能力。本身因为血管硬化罹患高血压的他,降压药物用到了两三种,但即便如此,在社区就诊的他一点都没有觉得开药或处方调整方面有困难。

“我的高血压目前处于稳定期,降压药物也已经相对固定,每次来社区,全科医生一次就能给我开出3个月的用药量。一年来中心4次就能搞定用药问题。相比较而言,我那在大医院就诊、随访的老伴就没这种便利,基本上一到两周就要去一次大医院开药。”

除了体会到长处方带来的便利,张伯伯一家还都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的坚实拥趸。老人几乎见证了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的家庭医生服务包、个性化服务包的整个完善过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个性化,让辖区老人们感受到了更为具体、有效的家庭医生服务。“膝关节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服务包这些都是适宜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选项。中心还定期开展营养食谱竞赛组队PK、同伴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张伯伯这样的老年人现身说法,用同伴教育提振老年人对抗慢性病的信心。”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健英表示,正是在一系列特色服务和安全、有效诊疗的加持下,这个地处于中山一、省医、广医一院三大全国百强三甲医院中间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日均门诊量保持在600-700人次左右,每逢1月、4月、7月、10月这样的长处方开单月份,高峰门诊量甚至可以超过1000人次。

中心在业务核心区域设立健康管理中心,配备健康助理,承接诊前、诊后服务环节,配合诊间医生对签约居民建档、慢病随访、老年人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及签约、履约等服务,协助家庭医生加强与签约居民的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短信或AI语音服务等多种方式,每季度至少联络一次,对重点签约居民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签约包服务内容开展相应频次的随访、履约服务。常住人口签约数21638人,常住人口签约率48.14%,重点人群签约数16614人,重点人群签约率90.65%,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数8045人,签约率达98.60%。

上级医院给力支持

66个一级专科 确保每天至少10个号

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英安告诉南都记者,该中心服务总人口数达到21.1万,除儿童计划免疫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外,中心日均门诊量在400人次左右。随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十大便民惠民举措出台,该中心将进一步做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小病、常见病基层消化,大病、疑难重症能转出,治愈后康复病患能承接得住的一系列举措,让省里的惠民组合拳落到实处。

由于该中心距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仅一个街区,10分钟可达。作为南方医院这一全国百强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南方医院联手推出了开放门诊预约号源等一系列举措。“中心全科医生可直接在南方医院的挂号系统上为有上转就诊需求的病人预约上转就诊,且已覆盖了这所三级甲等医院66个一级门诊科室。”

南方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兼门诊部主任郑浩轩告诉南都记者,为了确保这举措落到实处,该院开发出一套完备的系统。“一般每个科室给基层预留了至少10个号源。而目前我们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基层单位(含京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8个,相应的开放号源对于基层的转诊需求是能够得到满足的。”

他进一步解释说,为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不浪费,如果这些号源基层在当天没有使用需求,又将重新回到医院的总号池当中,为其他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门诊机会。

深度合作

专家名医定期开展相关服务 整合资源推进医养结合

陈健英主任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地理上比邻中山一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医附一院这三所高水平医院,中心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三大高水平医院的专家团队资源转化到了为居民服务中。中山医院的体外反搏团队、省医心研所的房颤管理团队、广医一院的慢阻肺管理团队都在中心定期开展相关的服务。

中心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共建“社区心血管防治基地”及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开设社区房颤门诊;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联合门诊”,“体外反搏”治疗;与中山大学眼科医院联合开展智能AI眼底及糖尿病视网膜筛查等项目;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指导下建设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示范区,并合作进行血压正常高值合并2型糖尿病人群降压干预研究项目(IMPACT研究);参与全国基层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项目,参与全国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创建广东省骨质疏松健康促进示范基地。“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书林教授、中山一院的董吁刚教授,以及其他合作医院的专家、名医都会前来,或派团队核心成员进驻,帮助我们在相关领域提高诊疗服务能力,让居民们在社区、基层就能少花钱、看好病。”

针对辖区老年人口较多的特点,中心还整合资源,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积极推进家庭病床服务。截至今年8月,家庭病床建床39张次、出巡诊752人次。

延长服务时间

开设夜诊服务至晚9点 中医康复推拿成热门

除了得到上级医院的全力支持,给急危重症、疑难杂症予以兜底,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挖掘潜力开设特色门诊、延长服务时间,也增加了市民医疗获得感。

“我们是一级医院,在医保报销和门诊收费等方面有较强优势。”陈英安主任告诉南都记者,该中心通过优化门诊服务时间,2月1日起开设全科和中医科周末门诊,保障周末及节假日均有医生坐诊,居民有需要即可在“家门口”就诊。

8月1日起,更是开设了夜诊(延长服务时间至晚上9点),提供全科门诊、中医内科、按摩推拿、针灸理疗等服务,为居民提供快捷、舒心、便利、经济的诊疗服务。

自开设夜诊以来,中医康复推拿成了附近居民争相挂号的重点领域。技术有保障,收费按照一级医疗机构且能获医保报销。“截至目前,夜诊就诊全科246人次、中医科168人次、康复理疗184人次。”

在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完善基本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家庭医生签约尤其是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工作推进顺利。在众多个性化服务包中,中医特色明显的小针刀疼痛治疗包、个性化儿童保健包和小儿推拿包、产后42天检查包、产后康复包等非常受到辖区居民推崇。截至8月31日,该中心内家医签约免费包共签约76958人,基本包2092人,个性包2323人。

聚焦

广东十条便民惠民举措有哪些?

推动优质预约号源下沉基层 其中至少3成专家、专科号源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总院预留至少30%的门诊号源(其中至少30%为专家、专科号源)优先向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

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检查、住院床位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不同机构间检查及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进一步规范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建设。

保障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 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坐诊

根据群众需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通过内部挖潜、合理调配人力、上级医院联合门诊等方式保障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

实施慢性病长处方配药开药 稳定期病患用药最长可开3个月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在确保信息真实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龄、卧床等行动不便的慢性病签约患者,经患者本人授权后可由家属代开药。

推动家庭医生进网格优化服务 每季度联络一次签约居民

密切与签约居民的联系,家庭医生通过电话、微信、短信或区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每季度至少联络一次签约居民,并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签约包服务内容开展相应频次的随访、履约服务。

动态更新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台账 强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动态更新辖区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台账,加强主动联系和动态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指导,根据健康需求及时做好转诊转介。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就医咨询、导诊以及自助信息设备、手机终端等协助办理服务,有条件的做好上门服务和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

将0-6岁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新生儿家庭访视、儿童体格检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中医药健康指导等。

优化基层机构服务时间 节假日增门诊和疫苗接种预约服务

在无急诊服务且诊疗量较大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工作日门诊延时服务1-3小时,或酌情在节假日、周六周日等增加门诊服务时间,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学等人群在家门口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慢病配药、家医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服务量大的基层机构可开展周末疫苗预约接种服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值班、补休、轮休,对有关延时、节假日服务人员按规定予以补助。

“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 镇村一体化管理等纳入医保定点

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辖区常住或参加基本医保的居民门急诊、住院就医过程中“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方式,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支持村卫生室通过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纳入当地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开药。

提供慢病运动饮食处方 生活干预模式从基层开始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首次诊断为或处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初期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适合患者的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等非药物处方和戒烟、限酒、“三减”(减油、减盐、减糖)等建议,帮助其通过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控制肥胖等危险因素,恢复并保持健康状态。对青少年、老年人、孕妇等提供针对性的膳食指导。

改善就医服务环境“一人一诊室”注重隐私保护

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就医秩序。设置和完善机构内就诊指南及路径标识,方便群众就医。提供轮椅、座椅服务,加强环境整治和卫生间清洁工作,保持就医环境干净整洁,门诊公共卫生间要做到“两有一无”,即有流动洗手水、有洗手液(皂)、无异味。

街镇一级全部设置中医馆 集中开展一体化中医药服务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馆,15%以上的中医馆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在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普遍将中医药服务纳入老年人和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推进中医优势门诊、住院病种和中医基层病种落地见效。  

文/王道斌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北京22家市属医院全部与基层转诊平台共享号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1
北京研究调整社区部分药品报销政策 社区医院取消10%个人先行负担比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北京:基层卫生机构延时门诊惠及949.1万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2023年北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延时门诊 惠及949.1万人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新疆社区推行家庭医生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3-1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