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期待“无事不扰”白名单释放积极效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14:00

北京将全面升级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服务,开展全国首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全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九大方面三十五条举措的推行将进一步激发北京市经营主体活力,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5月25日《北京青年报》)

《工作方案》中的具体举措涵盖准入、监管、执法、服务等各个领域。其中,在“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方面提出,全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赢得许多企业好评和关注。据介绍,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除被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案件线索、专项检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执法部门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

营商环境,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牵动企业命脉。对于企业来说,最让人头疼的烦恼之一,莫过于政府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所谓“无事不扰”,就是不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不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让企业心无旁骛发展主业。近年来,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从国家到地方,降低对市场主体的不必要打扰,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以北京为例,先后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等文件,将如何大幅减少监管对经营主体的打扰作为改革探索的方向,包括提出建立“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通过不主动上门检查白名单企业的办法降低对企业的干扰。

据介绍,“无事不扰”白名单的产生,正是以“风险+信用”分级分类为基础,结合前期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实践,将评估结果为A类(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发展重点和监管实际,确定为试点白名单。需要指出的是,白名单内经营主体被发现存在违反守信承诺、严重违法或失信行为的,将移出白名单加强监管。

对白名单企业“无事不扰”,并不是“无事不查”,而是不得随意入企检查,即免去了现场检查环节,企业不用忙着“迎检”做准备,可以更专心地搞生产、谋发展。实行“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重在探索开展非现场监管,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分析、评估相关监管数据,实现非现场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

可见,即使是白名单企业,仍在监管视线内。平日不打扰企业,但时时在对其进行“无感监管”。正如一些地方倡导的那样,好的政府服务犹如空气,企业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实际上是无处不在、有求必应。既给予诚信经营、信誉良好的企业充分信任,又积极纾解企业之困、激发内在活力,这无疑起到了倒逼企业重视自我管理与发展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结构调整期,构建以“风险+信用”分级分类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仅可以激活政府服务创新,更有效地降低监管成本和交易成本,还能促使企业切实提升信用水平,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现治理监管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期待“无事不扰”白名单释放出积极效应,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和空间。

文/付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截至10月底 “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4-11-12
截至10月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4-11-12
事关房地产“白名单”!两部门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 2024-11-07
“无事不扰”应为涉企检查常态
人民日报 2024-10-31
“白名单”项目扩围是保交房的重要保障
第一财经 2024-10-14
全市首个!文化企业投融资“白名单”创新机制落地东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北京推行综合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 26个民生行业纳入试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北京将全面升级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服务 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