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画联袂 《杨家岭的春天》即将再登台 展现文艺经典新风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10:25

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经过多轮打磨提升后,将于5月9日至12日登台国家大剧院,在戏剧场内带领观众回溯文艺春天,赓续红色血脉。

5月8日,该剧主创在国家大剧院展开了一场有关舞与画的艺术交流,并分享了《杨家岭的春天》台前幕后的创排故事。

微信截图_20240509112417.png

《抗旱》《挑水》《豆选》《马锡武调解婚姻诉讼》《人桥》《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活动现场,一幅幅抗战时期创作的延安木刻版画组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这些版画既是革命时期的真实记录,也是《杨家岭的春天》的创意源头与重要素材。在版画的串联下,“厚土”“破晓”“永生”的篇章逐一展开,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当我们看到这些经典版画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些小尺寸版画投放到大舞台上。”《杨家岭的春天》总导演张晓梅分享了“以舞入画”的创排过程,“找到《抗旱》幅版画时,我觉得特别有形象感,而且有生命的热度。所以我们主创团队配合舞美、多媒体等多方面手段,力求将版画中干裂的土地、热辣的太阳呈现出来。这幅画的主题是抗争自然,是通过人的努力去获得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精神在创作过程中也获得了升华。”

e7fad5f2da9fcecb39d62ebcb1ed9d1.jpg

“版画家”的饰演者汪子涵从角色出发,以版画《人桥》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表演感悟,“《人桥》是第三篇章‘永生’的重要参考版画。在舞台的最后方,演员们用身体搭建了一座长城般的‘人桥’。在舞台的前区,小战士跪在地上,抱着牺牲的版画家失声痛哭。这个画面是动人的,我们希望通过动作、身体,再加上对版画的感悟,转换为戏剧化的场面,从而实现精神的升华,让观众在版画家的牺牲中,在战士们的人桥上,感受人民的不屈意志。”

活动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黄洋带来了为《杨家岭的春天》所创作的版画《杨家岭之春》。为凸显“版画”这一延安时期最为重要的艺术形态和宣传形式,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团队特地前往延安杨家岭采风,并创作了该版画。他们将宝塔山、七大会址等地标性建筑融入当代版画创作中,为《杨家岭的春天》舞台美术增添了新的亮点。黄洋表示,“在创作《杨家岭之春》前,我们为这些经典版画都做过非常详细的分析,这些版画蕴含着美术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自我的提炼。同时,我们也深入杨家岭当地进行了解,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问自己:杨家岭的春天在哪儿?在采风与思考之后,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杨家岭之春》:用饱满激烈的画面、抽象的语言来反映万物复生、生机盎然、拔节生长的状态。”

f2e745c66e08888d56fd06c94edf68b.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于婉莹所创作的布面油画《人民的延安》在现场迎来了首次亮相。《人民的延安》主要以《杨家岭的春天》第二篇章“破晓”为创意灵感,于婉莹表示,“我的这张作品叫做《人民的延安》,正是想要强调‘为人民’的文艺精神。”

该剧由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创意学院和中国古典舞系共同创排,集结了总导演张晓梅、张云峰,编剧许锐,作曲程远、谢鹏,视觉总监任冬生等一线主创艺术家。从2022年《杨家岭的春天》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演出首演至今,该剧已完成了七轮演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