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条“地下生命线”已建成投运约100公里 预计后年将达约200公里
成都商报 2023-04-13 13:07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可以理解为将市政管线存放在地下的一间间“房子”里,这些“房子”保护着各种管线,源源不断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输送着水电热等能源,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有效解决“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问题,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水平,保障城市能源供给安全稳定运行,是城市运行的“地下生命线”。

4月12日,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简称“管廊监管中心”)“探秘城市地下生命线”开放日活动,走进了位于双流区正兴街道的雅州路综合管廊。据悉,成都自2016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及管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成都市正在修编的《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5年)》,计划到2035年,成都将建成管廊约1000公里。截至目前,成都在建管廊约180公里,建成投运管廊约100公里。预计到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管廊将达到约200公里。

总长约3公里 是成都目前唯一可通行车辆的管廊

走入成都市双流区雅州路的一处停车场,一个“地下宫殿”入口般的通道出现在大家眼前。“雅州路综合管廊单舱断面较大,在这里,一辆小型巡检车辆可以自由通过,是成都目前唯一可通行车辆的管廊。”管廊监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管廊顶部两排酷似小灯笼的装置是消防装置,墙上一排排架子是给管道们搭好的“床位”,放满后维修起来非常方便。

该管廊总长约3公里,建设结合了天府公园地下停车场、人防空间,全面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集成应用价值,是天府新区纳入国家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之一,内设车行检修通道,是天府新区乃至全国单舱断面最大的管廊之一。

管廊入口旁的分控中心是管理综合管廊的“大脑”,承担着对管理范围内的综合管廊进行运行状态监控、设备联动控制、遇突发事件实施抢险救灾等职能职责,目前成都市已投入运营监控中心6座。

雅州路分控中心管辖有6公里综合管廊,控制系统包含综合管廊内的照明系统、监控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等。分控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分控中心的大屏幕一屏总览综合管廊的实时情况,地下管廊内每公里安设有约500多个监测设备,相当于“眼睛”和“耳朵”。

同时,每天都有巡检人员在管廊内进行巡查,检查自动灭火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检查入廊管线信息是否完整,检查配电箱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发现故障就立即安排检修。此外,雅州路综合管廊还开展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试点应用,实现管廊病害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报警等功,截至目前,实现替代人工完成日常巡检项目70%以上,巡检效率提升4倍。

未来管廊管理发展方向:无人化管理模式、智慧化管理手段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生命线”,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作为地下设施,也存在着空间受限、空气不流通等不利于人工长时间作业的问题。

管廊监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管廊管理的发展方向包括无人化的管理模式、智慧化的管理手段。管廊监管中心将在不断完善管廊监管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朝着以上方向加大探索研究,以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为城市平稳、安全、高效运行贡献力量。

据了解,成都市先后于2018年、2020年印发《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办法》,明确市住建局负责管廊规划、建设工作,市城管委负责管廊运营维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市级层面形成了“建管分离”的建设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强化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工作,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于2019年5月挂牌成立,为市城管委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廊监管中心聚焦“健全管理架构、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运维管理、深化全周期管理服务、推进智能建设、着力科技创新”等本职工作,不断增强管廊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

目前,成都市在综合管廊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四新技术”试验研究以及规范运维的机制建设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管廊监管中心先后编制出台了《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办法》等20余项制度标准,目前正在编制《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口部品质提升技术导则》《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养护维修工程》,并将前期已编制印发的《成都市城市综合管廊检测评估技术标准》《成都市城市综合管廊基础数据标准》上升为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挥成都管廊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

文/林聪

摄影/陶轲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