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迈向“高水平对外开放”,券商基金提前布局
第一财经 2022-11-27 12:11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要求:“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改革。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1月5日公开表示,“奋力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着力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21日再次强调“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券商和基金在过去十年间以不同方式积累着国际拓展的基础和经验。而在未来扩大开放的确定趋势之下,他们又将有哪些布局?面对境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又将如何做好准备?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招商证券副总裁赵斌与华泰柏瑞副总经理、量化与海外投资团队负责人田汉卿。

在赵斌看来,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经济和金融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大趋势,应当切实肩负起推动资本“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责任,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不过他也表示,中资券商与国际先进机构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稳扎稳打,“没有捷径可走”。

从资产配置角度,田汉卿认为,我国已经发展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和债券市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空间巨大,随着我们开放程度的扩大,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机构可以发挥在大类资产配置、养老金融服务与财富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国内券商、基金则可以发挥对国内市场的理解、个股研究、渠道运营等优势,在竞争中共同提升,一同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开放趋势不改,举措预期明确

在“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明确方向之下,资本市场下一步国际化改革举措也有清晰预期。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是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所在。”方星海月初曾透露,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更好支持企业跨境融资发展。健全GDR、CDR发行等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支持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将更多A股上市公司纳入,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支持和协同港方在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未来资本市场进一步的制度型开放,将为境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田汉卿认为,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当前全球的投资人对于我们市场的配置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望吸引大量的全球流动性参与到我们国内的经济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有望大幅提升管理外资的规模,为国内的资源配置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经过过去30年尤其是过去10年的积累,国内居民的财富有了实质性增加, 居民进行全球配置,分享境外经济发展成果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作为了解国内投资人需求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国内的机构有责任帮助国内居民完成他们的资产配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这两方面的空间是巨大的,也是我们作为基金公司最为期待的。”田汉卿说。

备战国际竞争,券商、基金提前布局

在赵斌看来,券商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服务大局并获得自身发展。

“引进来”方面,券商可以协助不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持续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利用设立在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机构,向境外机构投资者讲述好投资中国的故事,让海外投资者分享中国资产配置机遇;同时也可以利用更熟悉境内客户需求和习惯的优势,把境外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介绍给中国的投资者或客户。

“走出去”方面,券商作为中国企业的陪伴者,可以为企业制定“出海”战略,凭借对国际规则的把握能力、对国际市场的判断能力、复杂产品的设计能力、服务范围的覆盖能力等,将中国客户护送出海,使得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与资源拓展业务,推进企业战略的实施。

基金公司作为财富管理机构,角色有所不同。“我们一直借鉴学习先进的经验,以高标准建立和发展公司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田汉卿表示,公司借助股东方的经验,从满足投资人资产配置需要的角度,不断完善公司的特色产品线,提升市场研究和产品管理能力、和投资者服务能力,同时,为借鉴发达市场经验,并为参与国际竞争做准备,在过去十年间着力引进优秀的人才和先进投资理念。目前公司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人员占比36%,其中投研相关部门占比为46%,销售团队占比33%。

谈及未来布局,田汉卿告诉记者,一方面,公司通过股东方保持和境外投资人的沟通,以期为更多的境外投资人投资国内市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在ETF投资和量化投资方面的优势,以期更好服务于国内投资人日益增长的跨境配置需求。

与国际机构同台竞技,“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机构的欢迎态度十分明确。易会满21日表示,“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真诚欢迎境外机构和资金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方星海此前也表示,“欢迎优质境外资本市场机构来华投资展业”,同时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框架,加快落实各项开放举措,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国际机构和人才参与我国资本市场。

面对与先进国际机构的同台竞技,券商、基金要做好哪些准备?

赵斌提出,中国券商在与外资投行的竞争中应该把握好至少三个方面。首先,要做到向顶尖外资投行学习,在审视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竞争策略。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不过40余年,国内券商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开始‘走出去’。相较外资顶尖投行已在全球逾一个世纪的积累,中资券商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经验、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对跨境金融监管的理解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赵斌说,对中国券商而言,学习与追赶国际业务的课程必须学,必须补,没有捷径可走。

其次,要做好国际业务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国际业务的基础能力建设。

他提出,国内券商应充分理解境内境外市场的差异,注重境内境外人才交流,加强跨境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与共享;从业务模式到风险管理,从组织架构到人才管理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为国际业务进行专门设计,提升国际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需注重整合境内境外的优质资源,结合各家券商自身的特点,稳扎稳打寻求国际业务的突破。

三是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在优势业务领域实现对外资投行的弯道超车。“中资券商拥有背靠中国内地大规模经济体与庞大客群的优势,有条件在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展现更丰富的运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赵斌认为,机构投资者综合服务与跨境财富管理两个领域,尤其依赖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业务既有国际化惯例的特点,也有国内客户的特定需求,中资券商有可能在这两个领域率先实现对外资投行的“弯道超车”。

在田汉卿看来,外资机构拥有在大类资产配置、养老金融服务与财富管理方面积累起的更多经验,但国内公募机构也有自己的特点,在对国内市场的理解、个券挖掘研究、渠道运营等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

“对我们来说,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学习境外好的经验和有益的业务模式,补齐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立足自身禀赋,利用比较优势,探索业务创新,发挥长处。”田汉卿称。

以资本市场开放,促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全方位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金融行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赵斌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对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券商应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内券商应该围绕国家大局和实体经济发展所需,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证券产品和服务,引导境外资金配置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他认为,引导国际金融资源助力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贡献,同时,券商要助力重点产业和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境外市场与资源,实现国际化。

他提出,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对外开放,券商仍有一系列重要课题需要探索。比如,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因为在金融产品创设、跨境服务能力、对新型行业产业理解等专业领域,我国券商与国际领先投行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快补齐短板、提升能力;比如,合规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再比如,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要加强,跟上中国实体经济国际化的步伐。

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体现在二级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定价、风险管理等基本功能。在田汉卿看来,外资更多参与到国内市场,有助于资本市场配置功能的提升。

“二级市场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和提供流动性。市场的效率是衡量二级市场功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指标。不同投资人、不同观点、不同投资策略对于市场的参与,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她表示,外资对于国内市场的参与,丰富了参与者的多样性,提升了投资策略的多元化,有利于提升境内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降低投资人的交易成本,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杜卿卿)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监管释放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两大信号 让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证券日报 2024-11-15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资本市场开放稳步推进
中国证券报 2024-08-10
外资机构加速布局 资本市场长期吸引力增强
证券日报 2024-07-29
外资机构看注册制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迈向纵深
上海证券报 2023-11-04
活跃资本市场 券商义不容辞
证券时报 2023-09-05
外资跑步入局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新年新气象
中国证券网 2023-01-20
货银对付改革12月26日正式实施 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证券日报 2022-12-17
“中瑞通”正式起航:首批A股公司成功发行GDR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7-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