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一场集聚了专家、企业及公众代表的“我与低碳交通”线上访谈活动拉开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本市主要采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和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这两大抓手实现交通领域减污降碳。计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到200万辆。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实施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在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同时,碳排放强度也在持续下降。2021年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交通行业是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曹宏林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构建了国内最为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体系,通过提升新车排放标准和地方油品标准、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和推广发展新能源车辆等措施,不断优化机动车结构,推动交通领域减污降碳。
曹宏林表示,当前全市正在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优化机动车结构,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车辆“油换电”。
推广新能源汽车,是优化车辆能源结构关键且有效的举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主任刘莹介绍,“当前,按消耗的油和电核算,一辆汽油小客车年碳排放量约2.5吨,一辆新能源小客车年碳排放量则约为1.2吨,而且随着发电端风电、水电等绿电比例的提高,新能源车碳排放量还会大幅降低。”
据悉,《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到200万辆”的目标,针对公众关心的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种种疑虑,刘莹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未来优化的三个着力点:一是提升充电服务水平;二是激励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三是积极探索绿色碳激励模式,比如通过碳市场给予新能源车消费者、新能源车企业更多的激励和社会认可。
此外,北京市交通委联合高德地图于2019年11月发布了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于凤菊介绍,为了推动绿色出行从理念倡导向激励引导升级,建立可持续的激励机制,2020年,基于MaaS平台的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研究发布了《北京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为核算不同类型低碳出行项目的碳减排量提供统一依据。随后,北京MaaS平台开发“MaaS出行 绿动全城”活动,对低于标准排碳量的出行行为给予奖励。
截至目前,“MaaS出行 绿动全城”活动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40万人,累计碳减排量14余万吨,已经在北京市绿色交易所完成了2.4万吨碳减排量交易,交易所得120万元全部返还给参与活动的个人或支持公益事业发展,这正是“碳普惠”从口号变成行动的一个有力体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