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3日,陈忠实出生于西安市灞桥区西蒋村一个贫苦家庭。他在《陈忠实文学回忆录》里详细讲述了如何超越自卑,实现文学梦的艰难历程。
上中学时他从乡下步行到50里外的西安城里念书,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馍,夏天馍馍长毛,冬天又冻成冰疙瘩,没有一点油腥,最奢侈就是买点杂拌咸菜。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出自母亲的双手,只有冬天防寒的单帽是机械化制作的棉布制品。在窘迫的生活里,文学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他从小喜欢文学却讨厌作文,特别讨厌命题作文,那种《我的家庭》《寒(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从小学到中学早都写烦。但是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车老师给他带来了新的体验。车老师让同学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第一次感受到写作文不是活受罪。陈忠实把自己写的两首小诗抄到了作文本上,原以为会成为老师宣读的范文,没有想到,老师不但没有表扬、没有给分数,还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评语:“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他深感屈辱,下课之后就找老师问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暗示抄袭的?有什么凭证说抄袭?老师说,不需要凭证,因为你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少年陈忠实深受打击,失控地把作文本上两首诗撕下来,用双手揉碎塞到衣袋里,转身不辞而别。
陈忠实从此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远远地避开老师,学业一落千丈,甚至做好了被开除的思想准备。又一次自选作文,他学习赵树理写了一篇农村题材小说,还给人物都起了绰号。老师依然没有在课堂上提起他的作文。但是发下作文本以后,陈忠实却看到满满两页的评语和5﹢的超高分。一天,老师拿出了他的另一篇作文,说帮他做了一些修改,并且替他抄写投寄给了文学期刊《延河》杂志。虽然没有发表,但是老师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他的信任和赞赏,给了他极大的激励。
陈忠实是村里第一个高中毕业生,1962年高考落榜,回乡务农。他默默读书,找到什么就读什么,合口味的就背诵。《静静的顿河》、《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阅读使他的目光摆脱了家乡狭窄的天地,座右铭“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帮助他排除自卑。1965年,23岁的陈忠实在报纸副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陈忠实感慨道:“在此前一整段漫长的苦斗期,从开始爱好到矢志钻研文学,我一直在自卑与自信的斗争中滚爬,现在自信第一次击败了自卑。”
之后写作也得了一些奖,但在文坛并没有太大的浪花。陈忠实44岁时清楚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意识到了50岁年龄大关的恐惧。他说:“我一定要写一本死的时候可以当枕头的书。”他把所有的心血投入到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创作。历时六年,直到1991年,在他即将跨入50岁这一年的冬天,完成了白鹿原三代人的生死悲欢。《白鹿原》获第4届茅盾文学奖,至今已发行数百万册,反响强烈。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陈忠实在默默地阅读和写作中,忍受了远比鼓励更多的嘲讽,为了避免讽刺和嘲笑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他让自己的学习处于秘密之中,与一般不搞文学的绝口不谈文学,连父亲也不例外。陈忠实说,我自信又自卑,从来就没有勇气去拜访那些大家,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天才,靠着鲁迅先生所说的“天才即勤奋”的哲理,坚持不放弃,用最大的勤奋去付出心血和苦力,弥补先天的不足,最终超越自卑。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逝世。县殡仪馆遗体告别仪式时,他的头下枕着初版的《白鹿原》。
原标题:陈忠实的自卑与超越
文/李峥嵘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