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连升”2021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首次超过90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8 10:00

2021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得分90.06,比去年提高1.73分,首次迈上90分台阶,实现跨越式提升,保持“十六连升”良好态势。近日,《2021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北京市群众性“迎冬奥”“庆建党百年”主题系列活动广泛深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文明促进工作全面深入,大力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大幅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

首都文明办表示,2021年文明指数测评在接续往年基础上,根据2020年6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测评内容由以往的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五个方面扩展到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安全秩序等九大领域,三级指标由原先35个扩至61个。调查表明:九大公共文明领域中医疗秩序、文明旅游、文明观赏得分排名前三,医疗秩序获得96.36分,排名第一。交通安全秩序、公共卫生显著提升,驾车礼让、垃圾分类公共行为明显改善,乱贴乱画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文明城区创建拓展深化,市民文明意识与日俱增。值得关注的是,去年,驾车礼让取得实效,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文明指数达到93.99,高于总指数(91.5)2.49。不文明驾驶行为发生频次环比2020年下降了41.96%,不文明驾车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报告同时显示,在九大公共文明领域中社区环境、公共场所秩序仍然存在短板,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扔乱倒不文明现象发生率较高,基层治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市民公共文明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数据显示涉及社区环境内容的三级指标得分率不高。“在阳台外、窗外、屋顶等空间悬挂或者堆放物品”“乱倒垃圾不分类”“乱扔垃圾、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的数据结果均为90以下。部分社区院内有堆物堆料、乱扔垃圾、绿化带垃圾暴露、私搭乱建等问题。一些老旧小区还存在公共绿地破损、随地吐痰、狗便不清等不文明现象。

公共秩序行为文明指数得分87.44,排名靠后。“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守秩序、争抢上车、不让座、抢占座位”“招揽顾客制造噪音”“公共场所或排队时吸烟、吸烟不避人”得分均为90以下。

报告指出,针对社区环境差,楼道乱堆问题等不文明行为,要坚持把整治“脏乱差”作为经常性任务,注重集中攻坚与长效管理并重,把整治“脏乱差”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健全动态化管理制度,打基础、抓日常、出实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